王求冷眼看了他一眼,看到愣愣的技术员。衣服上挂着一长串尼龙丝,他突然惊呆了。
这是一个的偶然的发现,王求却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他对这种材料的各种性能都清楚,因为在苯酚生产不顺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他也寄希望于这种新材料有应用价值,带人密集的做了一段时间试验,知道这种材料强度、刚度都不如金属,但是却比棉麻丝等天然纤维要强的多。
但是如何抽丝他却一直没有找到方法,用粘胶纤维的抽丝方法根本不行。让他以为这是一种无法抽丝的材料,结果偶然间发现,加热熔融状态就可以拉出丝来了。
王求不知道的是,他看到的景象,只是后世的点燃塑料玩的小朋友们,偶然沾染到塑料融化液后拉出丝的场景,但是他看到后,却有不一样的意义。
找到抽丝方法后,王求立刻组织试验,终于发现。尼龙最佳抽丝方法是用干蒸法加热,然后抽丝纺线,其他几种化纤大致也是这种方法就能抽丝,王求很快联合了发昌机器厂仿造过纺织机、纺纱机的技术人员帮忙。终于用了半年时间制造了一套复杂的化工设备,用来抽丝纺线。
设备现在还很简单,就是一个加热设备,将化工制造出来的尼龙粉末块加热到融化状态,抽丝、并设计了一个冷却装置,丝线很快就变成了坚韧的尼龙丝。并且发现可纺性能也不错,物理属性完全可以替代天然丝。
接下来又是半年的调试、改进,王求终于完成了第一套化纤生产线,尼龙丝生产线。
合格的尼龙丝生产出来之后,有找到相关企业,比如张謇等人的纺织厂进行试验生产,最后发现纺织出的产品性能,比棉布、麻布都要强三倍以上,耐疲劳性更是五六倍,这意味着尼龙纺织物更为结实,更加耐磨耐用。
但是这样的产品该做什么呢,如果是杨潮在的话,一定选择做丝袜,但是憋着一股劲,要挽回自己名声的王求,根本就没有告诉杨潮,他一直跟大生纱厂做实验,最后他们认为,还是做帆布这种耐磨的布匹最合适。
只是他们的尼龙生产线还太原始,加热的设备基本上就是一口大锅,所以产量很有限,根本不可能拿出来大规模纺织,最后他们决定跟棉纱混纺,发现加入十分之一的尼龙丝后,放出来的帆布强度就大大提高,比过去至少强了两倍。
经过反复试验,最后将尼龙减少到了百分之七,性能跟百分之十差不多,这才将这款混纺布推出来了。
帆布是生产出来了,但这已经不是帆船时代了,帆布除了用来做帐篷好像也没有什么其他用处,这时候王求才找到了杨潮,询问杨潮需不需要军用帐篷,他可以提供一款超强度的帆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