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肯定崩溃啊。如果是过剩10%到30%还能够调整,过剩70%以上,就要经济危机了。现在我们过剩是3000%到5000%怎么调整?只能崩溃了!”
杨潮推动了三波产业狂潮,第一波过后只是打一个基础,第二波后就达到了日本水平,而第三波后则要超过法国,直接达到英德的水平,短短不到十年间,就是粗暴的砸钱建工厂,请技术人员,如果是苏联模式还差不多,在市场模式下只有崩溃,因为平稳的市场经济短期内是根本无法调整过来适应这么大规模的工业膨胀的。
“那您还坚持?”
米青不解道。杨潮第一波工业建设,让富强党那些工科男十分欣慰的,第二波后他们则相当激动,可是杨潮推动第三波更疯狂的近百亿美元的投资后,最疯狂的人都开始反对了。
“你记住一点,所谓的生产,本质上是把人力组织起来,开发、加工资源而已。至于是用钱来驱动人力,还是用权力来驱动人力是没有区别的。詹天佑雇长工修铁路,跟津浦铁路用劳役来修,结果有区别吗?”
杨潮解释道。
米青还是不解:“可是这跟铁路到底是不同的。你可以用劳役修铁路,可是你不能不给工厂的工人发工资。就算抓人塞进工厂,白白造一些卖不出去的东西,又有什么用?”
杨潮笑道:“所以我们就要采取一些特别的办法了。说了你也不懂,等我做完了你就知道了,出去把李思第给我叫过来。”
杨潮下了逐客令,米青偷偷撇撇嘴,顺手把杂质拿走了。
李思第已经从上海回来了,是杨潮专门喊他回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这次经济危机。
“所有今年新投产,但是销路没有打开,还有正在计划投产的工厂,都必须动员起来。你找李富安。每一家工厂都要出管理人员作为联络员,所有工厂全部转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