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九十节 繁荣时代 (3 / 4)

作者:狂人阿Q 最后更新:2017/7/19 1:18:15
        而山东的机床工业,早期直接就是全部雇佣德国或者美国的老技术人员,然后慢慢的才培养中国工人。这种精密仪器,不是你拆开了,仿造出来就能使用的。牵扯到数以千计的零部件,加工时候的精度,安装时候的精度,都会影响整机的性能,一个零件微不可查的精度差,组成一台机床后,误差就大了去了。

        日本人必须慢慢摸索,慢慢积累,以日本人那种性子,肯定能摸索出来,但是得十几二十年后了,甚至在中国竞争之下,能不能发展起来都是两说呢。所以现在的产业是,日本轻工业,中国机器制造业,相互互补,所以杨潮也不想把日本的轻工业给掐死。

        而且也掐不死,这轮经济危机一两年就能过去,全世界的大繁荣,没道理让日本人享受不到,所以还不如让日本人觉得是靠着中国的扶持,他们才得以繁荣,以后只会更听话,现在就看他们自己争不争气,能不能通过竞标了。

        另外一边,随着跟英法贷款的顺利进行,两国间的谈判也顺利结束,经过激烈的谈判,双方都做出了一些让步,同意将目前的关税壁垒降低到正常水平,对主要商品的税收降低到30%以下,双方只可以对不超过3个重点产品进行保护。

        英国人选择保护他们的钢铁业、煤炭业和染料产业进行保护,法国人选择保护他们的丝织业、钢铁业和机床工业,中国保护汽车业、造船工业和毛纺织业。

        英国人最强的是纺织业和化工,这两项产品都是大规模出口的,因此不需要保护;法国的丝织、钢铁和机床业不算薄弱,但是相比中国的这些产业还不行,所以需要保护;中国汽车业才刚刚起步,而这个产业的拉动能力强,保护了汽车业就等于保护了相关的许多产业,保护造船则是防止英国超强造船能力的竞争,而毛纺织工业这几年发展不错,但还远比不上英国人,保护了毛纺就不但保护了天津刚刚兴起的纺织业,也是保护了蒙古草原上千千万万开始养绵羊的牧民。

        反倒是纺织业杨潮没有保护,第一战争中这几年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很快,第二是由于王求的求强化纤工厂规模达到了50万吨后,中国的混纺现在世界上独一份。

        三国达成协议之后,很快中国有先后跟荷兰、比利时、波兰、匈牙利、奥地利、意大利等欧洲其他国家达成降低关税保护的通商条约,一个巨大的市场连成了一体,而美国人用关税壁垒将全世界隔绝在外,同时也筑了一道高墙将他们自己封闭起来了。

        9月,上海的规划第一个做好了,同时招标也出了结果,日本十多家水泥厂组团拿下了上海300万桶水泥的订单,这些日本人还是真是下狠心,提出的价格几乎是成本价,他们的成本价,启新水泥厂如果接了,肯定赔钱。

        而60万吨钢材被东北钢铁厂联合拿下,为此那群资本家还将自己的钢厂合并,组成了一个东北钢铁公司,凝成了一股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