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国已经开始从中国的经济增长中获益了,美国人的关税壁垒排斥任何欧洲的商品进入,但是中国不一样,跟欧洲达成了相当优厚的通商条件,积极加入一个以欧洲为主导的大市场。
大英帝国的纺织品虽然始终打不开局面,在中国本土纺织业和日本廉价纺织品的竞争下,根本就没有市场,可是他们的其他商品,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的,比如英国人的纯碱制造专利,全世界就此一家别无分号。
另外随着中国跟美国的经济关系恶化,英国的石油公司彻底取代了洛克菲勒,几乎独占了中国外购石油和石油制品的市场,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洛克菲勒可以借此成为世界首富,每年的利润不多说,一亿美元绝对有。
而且中国现在是世界上除美国外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中国铁路系统普遍使用柴油机车驱动,效率更高,也更先进,但是要烧柴油,柴油可是来自石油,英国人要么直接出口石油,要么出口柴油,都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但是中国越便宜庞大的造舰计划,却让英国人忧心忡忡。
去年杨潮就宣布了100万吨军舰的建造计划,这对市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正是有这批军舰的建造计划,才让烟台钢铁公司没有跟东北钢铁公司死争公屋的订单,而造船就得有炮,加上这段时间新的铁路投资,新的机车投资,让莱芜钢铁公司的业绩也有了保证,所以才让东北钢铁公司收益。
可是这个造舰计划,让英国人坐不住了,因为中国的计划就是冲着他们去的,要跟他们的军舰吨位达成平衡。
英国人是真的担心在形成一战之前跟德国的那种造舰竞赛,此时的英国财政可没有能力支撑军备竞赛,美国那两百亿债务压的他们都快喘不过气了,中国的黄金也只是暂时稳住了伦敦市场。慢慢将英国经济启动而已。
所以他们不愿意看到这个时候有人在海军上跟他们竞争。
比英国人更担心,更坐不住的则是美国,英国人可在世界那一头呢,而美国跟中国就隔了一个太平洋。中国的庞大舰队一旦建成,最直接的威胁就是美国。
于是美国人开始跟英国紧密的磋商,最后两国联合各大国到华盛顿开海军会议,商讨一下东方遗留问题,以及限制军备计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