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债务,都是美国政府持有,这是国家间债务的开端。在一战之前,世界上的融资和债券主要是在私人之间流转,无论是私人还是国家借债,都是向私人借。可是这次战争中,美国人开创了国家间债务的模式。
战争一开始,英法都是通过摩根集团在向美国借债,债务持有人都是美国私人。但是随着战争的继续,尤其是在俄国退出战争后,英法两国的债务就不太可靠了,价格大跌。美国接着参战,别人说是资本家为了保护债务,当然是有道理的,资本家就是游说政府参战的最大力量。但谁能说不是威尔逊等一大群职业政客在借资本家的手,推动国家加入战争,从而夺取国际地位呢。
美国参战之后,摩根等银行家,立刻就将手里的英法债券卖给了美国政府,他们劝说美国政府接受这笔债券,结果是美国发行了远多于英法的债券,吃下了英法的债券,取代私人成了英法的债主。摩根等人通过这种方式,将手里英法的低信用债券,换成了坚挺的美国债券。有人说银行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其实在杨潮看来,威尔逊那些人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威尔逊通过接受英法债务,让美国政府获得了对英法的话语权。
摩根集团获得是经济利益,最终失去的是对国家的控制权力,在是谁赢了?
顾维钧等人通过美国人一次次鼓动,渐渐看透美国人背后的真实想法,嘴里喊着给德国人减负,让德国经济恢复活力,背地里还不是在扶持德国的实力。而英法就将德国赔款问题跟英法债务问题挂钩,告诉美国人,你们不是要减少德国债务吗,那就降低我们的债务,我们也就不向德国人要钱了。
美国人当然不能这么干,哪怕威尔逊心里愿意,就像他心里根本就没把排华法案那玩意当回事,可是他不能不顾及民间力量,他可不想失去权力。一旦美国政府表示对英法减债,就有人会对付他们的,更何况威尔逊的目的是削弱英法,尤其是英国,因此也不可能给英法减债。
所以华盛顿会议的第二个热点就是,德国债务问题。
“你们为什么不支持美国人的债务观点呢?”
美国和英法吵的很凶,但是中国人集体失声,这让大家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在巴黎和会的时候,杨潮还在干涉外交,陆征祥表达的是,希望大家都不要赔款,然后欧洲和解,世界和平。
“可是您不是说美国是我们最大的威胁吗?”
王正廷疑惑道,顾维钧同样疑惑,但是他没有说话,他不习惯事事跟着别人走,他有他的观点。
杨潮叹道:“是又怎么样?我们跟美国是竞争对手,但不意味着我们跟美国人没有共同话语。要学会跟你们的敌人做生意,哪怕商量的是你身上肉的价钱。这一点你们比李鸿章他们那批人还差的太远了。学学英国人,战争时期他们打的多凶,死了多少人,可英国人现在告诉世界,大家应该对德国人和善一点。告诉法国人不要打压德国太狠了。你试一试让德国人再次组建他们的海军,英国人是什么反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