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坐火车。
出了张家口,驶入察哈尔省,随着关外人口的增加,察哈尔也成立了省份,从蒙古单独划分出来。
察哈尔没什么好看的,皮毛、羊毛和牲畜肉类加工为主的产业,不可能养活太多的人。目前有500万几乎就是一个极限,增长有限。
火车驶在辽阔平坦的蒙古草原上,一望开阔视野极广,时而还能看到远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不同的是还能看到简单的木条栅栏,农场化在蒙古已经推广了开来,按照家庭为单位,一个个贫穷的蒙古牧民得到了属于他们的草场,又有政府提供的种羊、种畜,畜牧业自然而然的发展了起来。
蒙古王公则给与一笔丰厚的补偿金。放弃了他们的封建权力,要么去繁华的大城市中虚度余生,要么留在草原上也经营畜牧业,反正作为一个特权阶级,蒙古王公消失了,唯一还有一点特殊权利的是,是喇嘛教,蒙古人清代开始崇信藏佛,清王朝也暗中支持推广这种信仰,一来是维持蒙古的稳定,二来也有限制蒙古人口的味道。
后世各种传言,说满清在蒙古实行减丁政策,规定各个部落的男丁人数,多余的就杀掉,这纯属扯淡和造谣,满清的政治手段相当高明,在北方实行的是联合蒙古制衡汉人、回人、维人和其他民族,在南方则是扶持汉人压制苗人、壮人等南方民族。
总是在挑动一个民族对抗另一个民族,确保满人始终处于最有利的位置,除了前期外,满人就是靠着政治手段,而不是军事手段在统治国家了,因为满人在入关十多年后就彻底的腐化了。
推行了藏佛之后,蒙古人开始信仰喇嘛教,加上草原上贫苦的生活,很多虔诚的牧民家庭中,如果生了八个孩子,会把七个都会送到寺庙里去,结果就是蒙古在满清统治的两百多年间,人口几乎没有增长,满清入关前人口二十万,倒台前人口五百多万,蒙古人入关前人口两百万左右,倒台后人口还是两百万上下。
杨潮现在也推崇喇嘛,倒不是要减丁,他相信能养活的起更多人的时候,蒙古人是会增加的,不过这个民族已经学会了跟汉人和睦,蒙古高原上的经济基本上是晋商控制的,靠近长城的蒙古人说的也基本上是汉语了。
不过由于晋商的道德水平参差不齐,而蒙古人的文化程度还比较低,因此暂时不允许蒙古人买卖牧场,也不允许晋商向蒙古人借钱盘剥,要放开这些,至少也得等到二十年后,等培养出接受过教育的蒙古下一代人后,才会放开,这样竞争才会公平一些。
杨潮相信他用心对待兄弟民族,他们也会用心对待主体民族,这是一个打来打去几千年的两种文化,该到了休战融合的时代了,最终,汉人代表的农耕文明,蒙古代表的草原游牧文明,都将被全新的工业文明所代替,融入这个新的文明之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