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五十节 西伯利亚经济 (2 / 5)

作者:狂人阿Q 最后更新:2017/7/19 1:18:15
        尼古拉大公有些气馁,这时候他才发现,他原来真的没有好好经营国家。他这个总理当的原来不是想象中那么成功,只有石油啊,只有矿产啊,只有土地啊,工业呢?

        尼古拉二世,斯托雷平,以及从彼得大帝开始俄国统治者的心愿,原来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俄国需要的不是钱,俄国需要的是力量。力量是从哪里来,是工业啊!

        这几年尼古拉从全世界各地求助了大量的贵族,这些贵族到西伯利亚得到了安置,然后围在尼古拉身边。整天吹捧、感激和歌颂,让尼古拉飘飘然了,浑然忘记了当年当总理之初的许多意愿,整天沉迷在这些歌颂之中,真以为自己做的多么成功,现在才发现。他什么都没有做。

        “搞工业?亲爱的尼古拉,工业最重要的要素中,你们缺了最最重要的一项啊。”

        对尼古拉的突发奇想,杨潮感到十分费解。

        以尼古拉的政治经验,不该有这种古怪的想法啊。

        因为他们现在真的没有搞工业的条件,不是缺钱,不是缺资源,而是缺人啊。

        古往今来,没有资金的国家有可能发展工业,没有资源的国家也有可能发展工业,可唯独没有人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起来工业。

        沙皇统治的西西伯利亚现在人口300万左右,男人不到100万,而且伤残人士就占了半数,靠着一百多万妇女搞工业?还是靠几十万老弱搞工业?

        就算可以搞,这些人又能搞什么工业?要知道在政府贷款的扶持下,现在俄国人多数都有地产,小家庭也有个几百亩,大庄园比比皆是,100多万有劳动能力的女人洒在广袤的土地上都不够用,还要抽出劳动力搞工业,这不是扯淡吗。

        尼古拉却很坚持:“移民。流亡国外的普通俄罗斯人至少有20万人,我们愿意支持他们移民到西伯利亚来。而且我们可以顾工,如果贵国不反对的话,我们从中国雇佣十万工人也不是问题。”

        对于从中国引入劳动力,尼古拉其实一直都很抵触,因为俄国人的数量太好了,让他很容易升起危机感,试图保证俄国人的优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