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五十二节 南洋基地 (2 / 3)

作者:狂人阿Q 最后更新:2017/7/19 1:18:15
        这就是现状,杨潮以中国之威,俨然成了沙皇的保护人。

        欧洲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在报纸上公开给杨潮加了这个头衔,苏俄在国内则大肆抨击,他们只讲真话的真理报黑沙皇最大的理由就是这件事了。

        英法的拜会只是礼节性的,毕竟他们该得到的已经得到了。英法跟中国都有优厚的贸易条件,双方都将对方发展成了最大的贸易伙伴,其他小国则没有什么利益,比如比利时、卢森堡,甚至瑞典、丹麦这样的小国,都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却陷入欧洲战后萧条,经济半死不活,也希望能开拓跟中国的贸易,发展国内经济。

        可惜的是,这些国家中就比利时和卢森堡的工业实力强一些,可却竞争不过中国的工业品,丹麦和瑞典才展开他们那迟到的工业化,丹麦主要出口的还是农产品,比如猪肉和黄油等,这些中国都不需要,四川养的猪,比丹麦只多不少。

        因此他们注定要失望了,比利时和卢森堡的钢铁,丹麦和瑞典的产品都不可能打入中国去。

        小国中唯一有发展前景的是荷兰,荷兰作为16世纪辉煌一时的海上马车夫,根基是很好的,工业时代却步步落后,荷兰的工业革命跟丹麦和瑞典基本上是一起发生的,比英法德等国都晚,甚至比原本是一个国家的比利时都晚了半个世纪。

        但是这几个小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教育都非常发达,在没有工业化前,他们耐心的建立了义务教育制度,瑞典、丹麦的教育水平现在就已经是世界领先水平了,荷兰的教育水平也远高于欧洲平均水平。

        所以三国的工业革命一出现,站的高度就比较高,比如荷兰是以造船和电子产业带动,飞利浦是荷兰最大的雇主,2000名工人生产的灯泡供应欧洲各国。

        只是他们的国内市场都很狭小,荷兰还好,有东印度殖民地,哪里几千万人,尤其是日益富裕的华人是很好的消费市场,因此这两年荷兰慢慢盖过了丹麦和瑞典,在北欧一带鹤立鸡群。

        本来跟荷兰是一个国家的比利时和卢森堡的情况就差多了,工业主要以钢铁业、制造业为主,看起来很高端,可是太单一了,英法德的钢铁和制造业都比他们还强,没有市场的情况下,他们想不萧条都不行。

        这就是分裂的代价,一战之中比利时被德国侵占,可想而知,如果他们没有跟荷兰分家,以比利时和卢森堡发达的工业和煤铁资源,加上荷兰覆盖全世界的商业网,加起来上千万人口的规模,德国想入侵肯定得考虑一下后果,就像他们一战、二战始终不敢入侵瑞士一样。

        海上马车夫分裂成了南部工业发达的比利时和卢森堡,以及商业和金融发达的荷兰,结果三个国家本来应该是十分互补的产业,各自为战,纷纷失去了优势。

        现在荷兰人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作为邻国这两个国家更没有机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