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五十六节 列强战场 (1 / 4)

作者:狂人阿Q 最后更新:2017/7/19 1:18:15
        美国人的行动不可能是军事行动,也只能是经济外交行动。

        经济行动上,他们短期内跟美洲各个中小国家签订了石油开采,矿产开采的权力,给了一大批小国一笔钱,将这些国家的探矿权都买到了手里,尽管他们根本就没有心思开发,但却先抓到手里,防止其他国家介入。

        外交上,他们的主要手段是在欧洲植入自己的势力,德国是最好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

        作为战败国,德国被解除了武装,陆军规模不能超过10万人,一旦不听话,谁都可以给他来一下子,现在法国人就在使用这种权力,他们派兵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区,借口是德国没有按期支付赔款。

        阿道夫上台是靠着疯狂的攻击魏玛政府,但实际上魏玛政府没有阿道夫希特勒宣传的那么软弱。

        德国革命之后,德皇流亡荷兰,德国资产jie级在小城魏玛建立了临时政府,开始跟英法谈判。

        在巴黎和会上根本就没有德国说话的份儿,英法美意等国根本不给德国人表达的机会,他们自己就决定了德国的命运。

        法国人自然是要最大可能的削弱德国,要让德国一百年,一千年都无法恢复国力,当然最好的是直接肢解德国,但是英美绝对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情况,让法国独大那不可能,最后列强博弈的结果是德国付出巨大的赔款,割让一部分领土,但是保持德国的基本完整。

        如果是东方国家会认为这份条约很宽容,被打败了竟然没灭国和吞并,还有这好事?

        但是德国人认为不可接受,当时的魏玛政府总理谢德曼拒绝签约,并为此辞职,宣称谁如果在这样的条约上签了字,谁的手就要烂掉。结果协约国向德国发出了最后通牒,德国人只能在条约上签字。

        条约规定条约签订后的三年。德国至少要支付价值50亿美元的金马克,如果没有现款,就必须用实物偿付,煤炭、船舶、木材甚至牛羊牲口。大量的物质被协约国掠夺。给德国留下的只有纸币,因此注定通货膨胀。

        但是德国的经济基础在那里放着,他们强大的生产力即便付出昂贵赔款,依然保证了经济没有崩溃,尤其是在英美不是提供的短期贷款上。他们的通货膨胀虽然不能制止,可是却始终没有崩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