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六十节 中国的计划 (2 / 4)

作者:狂人阿Q 最后更新:2017/7/19 1:18:15
        杨潮现在要给他们一个渠道,一个向中国出口的渠道。

        “安排一下,我得见见克虏伯、西门子、拜耳、阿克发、巴斯夫公司的人。”

        这三家公司将是英美控制的德国卡特尔组织的骨干成员,其中克虏伯不用说了,联合钢铁中的骨干力量,西门子则成为德国通用卡特尔中的中坚,而拜耳等则是化工巨头法本的骨干力量。

        这几家公司中,克虏伯、西门子和拜耳恰好都在青岛有投资。只是现在股份纷纷下降到了10%,战争中出售了太多资产用来支持战争了,战后即便想赎回,却也苦于没有余力。

        而这几家公司杨潮认为还是很有合作的必要的,克虏伯和西门子就不用说了,拜耳等公司手里的化学染料技术,中国就始终没有掌握,这是他们的核心技术,从煤焦油中提炼各种化学物质,尽管中国的石油化工技术已经很强大了。可是煤化工却差的很远,以前引入的拜耳只顾着生产海螺英,浪费了中国世界第一的煤储量。

        可是单纯的引入资金,他们肯定是不会愿意将技术拿到中国去的。所以杨潮的另有一种打算。

        “合资,整合你们在中国和德国的资本。将青岛的拜耳公司跟德国拜耳重新合并,采用股权换置等方法,我认为你们家族的股份占比应该达到40%左右比较合理。”

        这就是杨潮的方法,英美组成卡特尔,让这些巨头服从他们。而杨潮则从这些公司本身入手。

        卡特尔是一种垄断组织,但是跟托拉斯不一样,只是一种通过各种协议约定价格和生产比例的垄断组织,简单说起来就是两家卖烧饼的签署一致协议,规定每家每天各烙几个饼,价格是多少,最终达成控制市场供应和销售的目的。

        杨潮现在还不想跟英美争夺控制权,但是这种商业合作还是可以的。

        至于资本入侵的问题,威廉二世的时候这些企业都要出售资产,阿道夫可没有那么好说话,拿枪逼着到时候都得卖了工厂,再说了杨潮认为恐怕是这些人得担心中国资本的入侵才对,二战之后杨潮可不会满足现在这样的比例,到时候能给这些人两成就算仁慈了。

        很显然拜耳很感兴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