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回顾了一下历史图片,从1900年开始,一直到现在,从这些镜头中充分体现了山东从一个农业地区变成一个工业地区的历程。
这部影片有普通人,有大工业,有学校,最后从青岛延伸到整个山东,在加上历史影像记录的对比,虽然没有一句旁白。一切用镜头说话,但给人的感觉就是,山东的发展是青岛带动起来的,是德国人帮助中国人建立了目前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世界都颇有名气的著名工业区。
所以杨潮说这部电影是十足的德国视角。
“不错,名字叫什么?”
杨潮很冷淡的说了句。
“叫做从青岛到山东。”
电影监制张石川冷淡的说道。
张石川对协助里芬施塔尔拍摄这部电影始终不太有兴致,要不是杨潮出了一个难以拒绝的价钱,他才不会允许将自己的团队带到青岛来呢。
张石川是一个有脾气的人,也正因为这种脾气,他才适合做电影。就跟这个时代中西所有的电影人。或者说艺术家一样,大多都是既有钱又有闲的人。张石川早在1916年就组建了电影公司,可惜经营不善而倒闭。
但他家是有钱人,准确的说他岳飞非常有钱,支持他做交易所结果又失败。张石川根本没有做生意的头脑,又跟过去的朋友合作开了家电影公司,明星电影公司,筹备了两年,他们第一部电影接近尾声,但是公司的经营显然并不乐观,所以当杨潮找上他们的时候,他才被迫跟杨潮合作。
杨潮找他们,第一是因为张石川算是上海的电影先驱,第二则是有意扶持一下他们,这个时代是法国和美国电影的时代,世界大战摧毁了法国的电影业,战后美国好莱坞腾飞,而中国的电影业却还在起步阶段,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都比不上美国,连战后正在慢慢恢复的法国都比不上,虽然跟美国的关系,让中国立法通过禁止放映美国电影,但现在上海放映的电影,主要是法国电影,还是没有几部中国的电影。
“禁止这部电影在中国放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