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二十节 城市大农村 (2 / 3)

作者:狂人阿Q 最后更新:2017/7/19 1:18:15
        这跟杨潮想象中那种城市发展将乡村直接摧毁,从实体上到文化上彻底摧毁的想象完全不一样,顽固的中国百姓不是城市摧毁了农村。不是城市文化取代了乡村文化,而是乡村文化侵入了城市,在城市中生根发芽,最后是乡下人将城市变成了一个大农村。

        这种现象杨潮没有想到,但他并不抵触,只是略有所思,一个社会平稳发展,总是会有传承和替代,不可能断代发展,后世中国的城市文化跟乡村文化截然不同,那是激进的历史造成的,而现在没有那种激烈的革命发生,所以文化的传承就出现了连续性,当然杨潮相信城市文化跟乡村文化还是有所区别的,最后城市中肯定会在乡村文化,传统**道德的基础上诞生新的文化,毕竟这不是几十、几百人居住在一起的小国寡民式乡村,而是一个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聚居的复杂社会,必然有更复杂的文化形态。

        乡下人进城了,那么乡村呢?也没有废弃。

        杨潮发现,很多人在城市中定居了十几年,二十年,向别人介绍的时候,依然习惯以自己乡村的名字来介绍自己,会说自己是李官庄的,是杜家村的之类的,显示出他们在心理上还没有跟乡村割裂。

        心中没有割裂,行为模式就不可能割裂,所以很多人会定期回乡,很多人举家在城中,过年又举家回乡村。很多人挣了钱第一件事,不是在城里买房安家,而是回农村盖房子,盖体面的房子,尽管他们一年中可能就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去住几天,可依然乐此不疲,还出现豪宅化的攀比风。

        很多最靠近城市的乡村中,出现大量的豪宅,杨潮不由想起荷兰在海上马车夫时代,很多城里人发了大财,也在乡村中建造别墅,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同样的情结。

        在城市中发展,不忘记乡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祖坟、祠堂在乡村,很多人建豪宅之前,必须先修祖坟,很多人认为自己发财是祖宗保佑,或者是祖坟风水好。

        在嘈杂的城市中生活工作,在宁静的乡村度假休闲,这倒也是不错的调节,杨潮自己都很向往这种生活方式,就是不知道等城里的下一代成长起来,会不会继承他们父辈的文化,会不会出现瞧不起农村人呢?

        反正上海就有这种情况,阿拉上海人可是真的瞧不起乡下人,而且乡下人,乡巴佬在上海可是一个相当严重的贬义词,上海人高傲的认为,世界上除了上海人,就只有乡下人,把其他地方的人都一起鄙视了。

        杨潮很悲观的认为,这种情况几乎必然会出现,因为中国文化中有一种笑贫不笑娼的劣根性,发家致富往往是一个人最大的奋斗动力,后世为了挣钱不惜冒险去国外经营的华人,让中国人跑遍了全世界,连黑非洲都随处可见中国人就知道了。

        这种动力一旦被激励起来,中国人可是相当可怕的,能创造一个个财富神话,也能突破一个个道德底线,山寨什么的都是小儿科,毒奶粉之类的才更可怕,那是泯灭良知的行为,渴望财富不是错,笑话穷人却不好,不择手段的追求财富更是大错,归根结底是中国人心中没有拷问良知的机制,因为这个民族太过现实主义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