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七十八节 决战 (2 / 4)

作者:狂人阿Q 最后更新:2017/7/19 1:18:15
        想一想在冰天雪地之中,冒着风雪严寒,一个个热情洋溢的铁路工人不眠不休,通宵达旦的维修一辆辆火车,维修一座座桥梁的场面,丝毫不输给前线的战斗精神,他们进度始终紧跟战斗的进度,几乎是苏军前进一公里,他们就跟进一公里。苏军占领一座铁路桥,他们就修理一座铁路桥,当然许多桥梁只是紧急措施,只能允许战时通车。而不能作为正常运输使用,但这种进度也极为恐怖,如果苏俄没有完成一个五年计划,根本不可能拥有这种技术储备。

        火车通车,自然就能源源不断的运送后勤物资补充前线的消耗,这才是苏俄进军迅速的最大保障。也正是高尔察克他们计划失误的最大原因。

        尤其是鄂木斯克的失陷,和苏俄将火车通到了鄂木斯克,真的是将高尔察克集团逼到了绝境,于是出现了这种情形苏俄的人员、物资源源不断的从欧洲调往鄂木斯克,而高尔察克集团则拼命将人员、物资调往跟鄂木斯克铁路相连的新西伯利亚。

        新西伯利亚跟鄂木斯克一样,都是西西伯利亚地区的交通枢纽,从鄂木斯克到新西伯利亚之间的铁路线,更是西伯利亚修建标准最高的铁路区段,这里的列车载重高达3000吨,日对发车数达到100对。

        这意味着,高尔察克集团已经没有本钱将新西伯利亚丢掉,因为新西伯利亚这里的交通疏导能力,甚至比鄂木斯克还要恐怖,这里向北连接铁矿集散地托木斯克,这里的基础设施和各种设备十分优越,是西伯利亚地区的最大枢纽,一点失去了新西伯利亚,意味着将苏俄军队的战略前沿直接对准首都伊尔库茨克。

        所以在失去了鄂木斯克预设阵地之后,高尔察克集团立刻决定孤注一掷,在距离鄂木斯克600公里距离的新西伯利亚与苏俄决战。

        高尔察克孤注一掷的投入了50万大军,其中20万是由农村壮妇和城市女佣等劳动妇女组成的女兵,至于文化素质较高的贵族妇女,也大多进入医疗单位,这是真正的孤注一掷。

        幸亏当年尼古拉大公未雨绸缪,在伊尔库茨克建立了规规模庞大的兵工厂,在石油财富的投入下,在中国技术的支持下,伊市兵工厂的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都相当可观,加上这些年生产的库存,竟然能够支撑高尔察克集团武装起了100万人,不但能做到人手一支步枪,还装备的相当数量的火炮。

        苏俄的实力也相当强劲,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他们建设了1500多座大型工业企业,而且主要是重工业,其中大多都有能力生产武器,不过他们的装备水平反而相对差一些,不是生产能力不够,只是距离太过遥远,又是冰封的冬季,靠着铲雪车清道之下,唯有火车能够通行的情况下,维持200万大军的日常供应。确实是一项十分庞大的工程。

        如果是德国人的铁路管理能力,也许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到西伯利亚铁路的运力,可是苏俄空有强大的技术能力,有旺盛的战斗精神。却缺乏精细的管理能力,在不能充分发挥西伯利亚大铁路运力的情况下,他们能做到人手一支步枪,就已经比沙皇当年强了许多,火炮等重装备就严重缺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