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八十七节 宠物狗和野狗的世界观 (2 / 4)

作者:狂人阿Q 最后更新:2017/7/19 1:18:15
        史达林在弗拉基米尔死后又维持了几年的新经济政策,当苏俄经济彻底恢复到战前后。他立刻就着手推行大经济建设,工业上采取的是计划模式,农业上开始推行集体农庄制度。

        29年,史达林宣布“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吧”。然后派出了两万多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号称‘二万五千人大队’,到一个个农村去做动员,这些人工作效率极高,用了一年时间。就将一半的苏俄农民赶紧了集体农庄。

        这些‘专业’人员的手段确实很专业,通过将120万户‘富农’当做典型流放到北极圈,或者公开枪决,很容易就让其他农民‘自愿’加入了集体农庄。

        由于他们太急于求成或者上面逼的太紧,结果导致了非常惨烈的内耗,老百姓在加入集体农庄之前,就大量屠宰自家的牲口,因为牲口以后就不再是自己的了,于是苏俄农民在集体化运动中,屠宰了三分之二的马。五分之四的牛,六分之五的猪和85%的羊。

        大牲口的损失,本来就会让没有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大集体制度下失去了劳动激励后,普遍的偷懒让耕种质量也会大大降低,同样的播种,过去富农会把庄稼当做祖宗一样伺候,而现在的集体农庄职工随随便便洒上种子也就完事了。

        本来失去了最懂得耕种的富农,耕种质量就已经降低,加上集体制度下的怠工。生产流于表面,这些情况苏俄高层不可能不清楚,史达林很快就知道了结果,但他并没有思考深层次的原因。

        于是史达林想过要缓和。真理报当即批判了两万千人大队在农村的工作,违背了‘自愿’原则,开始允许农民脱离集体农庄。

        史达林太乐观了,他认为大多数人还是自愿加入的,只有小部分才是被那些积极工作的同志用错误的手段请进去的,结果他猜错了。当政策公布之后,大量农民离开集体农庄,秋收之后,更是基本上都要走光了。

        史达林这个政客明白,他是被底下的人蒙蔽了,不是少部分人被强迫加入,而是所有人都不是自愿加入的。

        但是他并没有立刻进行改良,而是改变了他之前的政策,不再允许农民脱离集体农庄,并且开始强行推行集体化,他提出了口号‘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史达林不在幻想,明白他的政策是不得人心的。

        可是明知道自己的政策不得人心,为什么还要推行呢?是这个人残忍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