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零四节 取舍 (2 / 3)

作者:狂人阿Q 最后更新:2017/7/19 1:18:15
        所以他是用工人取代了民族概念的一种民族主义者。

        所以史达林夺取权力,保持权力,运用权力的根本动机其实是民族主义式的王图霸业,他第一选择是要强国,第二选择是要称霸,不过认为自己是代表工人的,所以他要解放全世界的工人,让全世界都成为工人做主的国家。

        当然那只是前期史达林的野心。是还没有褪去理想主义者情结的旧史达林,经过激烈的政治斗争之后,史达林的理想已经开始松动,他发现政治不是他理解的那样。于是他已经蜕变成了君王式的国家化身。

        国家就是自己,自己就是国家,史达林的思想不自觉的跟国家意志同化在一起,那么国家想要什么,就是他想要什么。国家意志想要什么,中国古话说。天下兴亡,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国家是一种权力象征,是权力就是要走向集中的,大权力吞并小权力,强权力吞并弱权力,最终走向合一。

        因此无论是抱着解放全人类的伟大节操,还是想要吞噬一切的国家意志,都铸就了现在的史达林,强权、冷酷、不择手段。

        但是不择手段,总还离不了一个手段,史达林选择的手段是工业化,重工业化,目的是短时间内尽快提升国家的军事力量。

        所以他搞出来了史达林模式,他搞出了五年计划,可现在战争不合时宜的爆发,让他的工业计划都受到了影响。

        如果几个月的话,不至于让工业计划推迟,可如果几年的话,史达林是不可能接受的,现在战争发展的情况表明,想要一口吞下沙皇政权,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沙皇身边有一个让他从内心深处感到厌恶的大资本家杨潮。

        但他承认,在这个时代,资本家掌握的力量,确实比无产jie级要大一些,他很明白,不是轻易能够消灭这种资本家的。

        认识到这点,史达林觉得自己必须在尊严,和现实之间做一个选择。

        是放弃战争,加快工业发展,还是为了尊仰,影响工业发展,这在史达林心中不是一个选择题,可问题是,现在结束战争,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就结束战争,对他的统治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会让他的反对者向他发难。(如果有反对者的话,当然在史达林心中,反对者永远都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