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计价变了。但能影响到工业的实际产出吗?能影响到钢铁、煤炭、机床的生产数量吗?显然不能!
有时候在价格失真的情况下,对比那些大宗商品的产量,反而比较真实。
而真实的情况是,中国去年钢铁产量才2300万吨,比巅峰时期的6000万吨,差远了。美国人还保持了4000万吨的规模呢。倒是煤炭比美国高一些,美国1亿吨,中国2亿吨。
可即便这些大宗商品的数据,有时候也不能反映出两国真实的工业实力。因为美国人二战时期就能将煤产量疯狂的扩张到5、6亿吨的规模,同样的道理,他们的钢产量能轻易达到600万吨,7000万吨,甚至8000万吨,他们的经济是萎缩了,但是产能还放在那里。
因此往往保持了一个巨大的产能很有必要,哪怕危机期间收缩产量。可能力是存在的,必要的时候就可以爆发出来变成国力。
就好像美国汽车生产下降了80%。但一旦有需要,一年生产1000万辆汽车,也不是不可能的,这个数字,很多国家即便到了21世纪,也追赶不上。
所以现在即便是恢复到经济危机之前。对中国经济也是远远不够的,趁着美国还要在萧条之中挣扎几年,中国必须扩大生产规模,尤其是重工业的规模,必须在二战之前。超过美国,不是超过现有的产量,而是超过他们的潜能。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意味着从今年开始,到二战爆发的4年间,要将现在的重工业生产能力提高一倍,每年的增长必须保证在20%,这好像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苏俄模式了,其他模式都不可能达到。
杨潮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并不觉得苏俄模式就没有好处,起码在速度上无与伦比,其实只要不过分的强调重工业,还是可以借鉴的吗,改开之后的中国,不就是这种模式。
所以在发展重工业的时候,杨潮可不想荒废轻工业,纺织工业已经无可救药了,随着盲目的满足人民的收入增长需求,每天1两的工资收入,会让国外纺织品打的中国纺织业没有任何机会,除非像美国那样,关起门来自己搞,但中国可以对美国封闭市场,对英国封闭市场,对欧洲一些大国封闭市场,但是能对朝鲜、日本等东亚国家封闭市场吗?当小弟无法从老大这里吃饱饭的时候,谁还会跟着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