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潮可没有兴趣搞奥运国家工程,除了香港的足球水平较高之外,中国在所有现代运动领域中都没什么强项,即便是大学教育,杨潮也是十分支持美国人的通识教育的,每周老师开列好几本厚厚的书单,让大学生必须读完,还要写出详细的读书心得,让理科生阅读大量的人文书籍,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可这样一来,就没人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了。
因此中国教育哪怕到了大学阶段,对体育也是比较忽视的。
在义务教育阶段,新派教育工作者恨不能把自然科学知识一天之内就塞进中国学生的脑子里,老式教育传统更是不注重体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培养的是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两派合流,加上望子成龙的家长的逼迫,中国学生从小就花费比别的国家多得多的时间学习知识,哪里有体育传统。
所以中国体育是目前最落后的而一个领域。
杨潮也不是没想过要改善,可是中国教育始终是一个追赶着,潘逊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这才多少年啊,满打满算从他22年当政起也不过十几年时间,培养出一代人而已,那里有机会面面俱到。
可是对于体育也是有重视的人的,中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家,自由国家的人的思想也是自由的,因此盛产社会实践家,张謇这样的,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来改变国家的人比比皆是,教育界也有不少,比如张伯苓。
这家伙还是一个体育爱好者,当年中国还是弱鸡的时候,他认为中国弱是弱在身体,因此他办教育的时候,非常强调体育,在他创办的南开教育体系中,体育课程非常丰富,几乎引进了一整套现代体育项目。
于是他也热衷奥运会这种国际体育竞赛项目。
杨潮组阁的时候,除了替换了上一任农商部长,换上了周学熙这样的拥有丰富的从商经验的任务外,在其他各个部门也都热衷于引进在社会上证明自己成功的人物,而不是太喜欢官僚出身的官员,所以教育部长就请了张伯苓来当。
张伯苓自然欣然赴任,他还想把他的教育理念,推广到全国呢,但可惜的是时间有限,他还没来得及全面推广他的现代体育教育,甚至还没有完成第一节全国学生运动会的工作,结果就遇到了奥运会。
但他觉得奥运会是一场他宣传体育教育的好机会,于是非常坚决的推动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但杨潮根本就不热衷,所以直到很晚的时候,中国都没有报名参加奥运会,可是中国现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已经不可或缺了,纳粹不可能忽视中国,没有中国参加的奥运会,世界影响力是会受影响的,所以纳粹发出了邀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