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背后是巨大的利益,还有李富安这么多年来在工业界积累的人脉的一次总动员,从东北战争开始,每一次战争,杨潮都委任了李富安组织中国工业,每一次中国工业界都发了大财,因此大家把李富安这次成立的民间组织,生产促进会,当成了过去的战时工业局来看待。
但是入会要求极为严格,所有入会企业,必须跟战时工业生产促进会签订一份协议,承诺如果因为促进会的组织,他们的利润提高了30%,那么必须拿出三分之一来提高工人工资,如果增加了50%,那么必须拿出一半来,其中半数提高工资,半数用来为工人购买保险,如果增加了100%以上,除了承担以上义务之外,还必须额外再拿出百分之十来成立一个共同基金,用来为欧洲战后事业做慈善。
如此苛刻的条件,企业还如此踊跃,除了他们对李富安的强大信心之外,还有对目前经济局势的不满,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发战争财的无比渴望心态。
不止中国人想发战争财,美国人同样热衷,战争爆发的消息传到美国,美国股市一改一战时候的暴跌状态,反而集体飘红。
只是随着纳粹的进军顺利,才开始了持续下跌的过程。
事实证明,永远不要低估渴望发战争财的资本家群体的力量。
他们通过签署协议,通过富强党组织的工会,向工人传达了一起发财的强烈信号。
于是王求组织的罢工十分顺利。
12月,东北、山东、上海和广东,中国东部四大工业中心的所有机器制造业企业工人,集体走上了街头,公开打出了要求总统辞职的旗帜,表示总统不下台,他们就不工作。
资本家则承诺,ba工期间的工资照付,让工人放心大胆的ba工。
但是潘训政府对外宣布,这种ba工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他不能再这个时候,将国家权力交给这种不负责任的组织,他将继续履行宪法和人民赋予他的职责。
十天之后,发现ba工没有奏效,王求不但没有罢休,反而扩大了ba工的规模,经济危机中日益衰落的纺织业也加入了其中,一方面这是因为王求的无求化学公司利用化纤制造在纺织业中形成的统治地位,一方面是纺织业也对当前政府极为不满,同样很渴望发战争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