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迫在眉睫 (1 / 5)

作者:公子許 最后更新:2024/4/19 12:47:13
        难波津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流纵横水道密布,本是一片优良沃土,而且气候温和极易粮食生长,但由于临近飞鸟京,成为各国使节商贾进出飞鸟京的必经之路,因此商业非常发达,靠近码头的城镇之内店铺鳞次栉b,来自各国的货殖琳琅满目,早已成为倭国商业的批发集散心

        如此,也就不难理解难波津人为何那般热A和平了,唯有太平盛世方能经商赚钱,打仗什么的最讨厌了。

        至于境内的沃野良田人口总归还是少了一些,大家都忙着经商做生意赚钱,谁有那个闲工夫去种地

        于是,平原上最肥沃的土壤,倒是十之五被闲置荒废,终年杂草丛生灌木嶙峋

        房俊觉得这地方很不错,最重要的是民风实在太bAng了

        哪怕是大规模的在此殖民,你都毋须担忧民族对立的矛盾激化,最具有包容X的汉人和一心向钱看的难波津人肯定能够和平共处,成为大东亚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典范。

        此时已然到了腊月,关等地怕是早已大雪纷飞滴水成冰,但是难波津也仅只是树木枯h满目凋敝,海水依旧清澈,河流依旧不息,天王寺周围的松柏依旧青翠,倭国的气候条件着实令房俊大感赞叹。

        若是没有地震海啸的话

        买有刁民闹事,房俊也就犯不着大开杀戒,他始终认为征服一个民族不能仅仅依靠钢刀长矛坚船利P0,而是要从化上予以侵略同化。

        这世界上还有b儒学更能够同化别人的么

        显然没有,无论倭国也好,高句丽也罢,甚至是林邑国,都以儒学汉字为最崇高的知识,天然的亲近。只要稍加推动,适当的予以强y的措施,将汉字儒学在这些地区普及开来,用不了百八十年,汉家化将会根深蒂固。

        当倭人没有倭字、没有倭语,那还是倭人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