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东赞满嘴苦涩,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够让所有吐蕃人都自食其力,再不被贫瘠的土地、苦寒的气候所凌nVe,然而现在吐蕃境内愈发富裕,大多数人都能够买得起大唐的粮食,眼看着所有吐蕃人都将要告别饥饿,却也因此酿成了国内各方势力迅速膨胀的恶果。
若是有一天烽火燃遍吐蕃的每一寸土地,他禄东赞是否会成为吐蕃的罪人?
若是重来一次,他会否依旧坚定的支持青稞酒在吐蕃境内的大规模酿制?
想了想,禄东赞陡然发现,若是当真有机会再做一次选择,他大抵还是会选择这条路……因为,那是他毕生的理想!
为了这个理想的达成,他不惜以花甲之年往来万里穿行于吐蕃与大唐之间,餐风露宿满身疲惫,却依旧毫不气馁。
只是嘴上却不万万肯服软:“二郎固然天纵奇才,但到底还是年轻了些,未能领略到世间之残酷。老夫平生喜好读书,吐蕃的书,大唐的书,天竺的书,佛家、儒家、道家、甚至法家……一生读书,不下五十万字,说一句博览群书亦不为过,总结出一个道理,无论多么高尚的志向,在其实行的过程当,都必须在某一个阶段怀柔,甚至妥协。一味的坚定不移非但不能够使得志向达成,反而刚则易折,非聪明人所能为。”
老夫的岁数是你的三倍,这一辈看过的书籍无数,人生阅历也b你多得多,这一些人世间的至理非是你有一个聪明的脑袋便能够领悟,这不仅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更需要从无数前人的智慧当去汲取。
你小勉强当得起一个“不学有术”的评语,但是经历了几天生活,读了几本书?
却没想到,此刻房俊心里早已鄙视的竖起了一根指……
你跟我b别的也就罢了,跟我b谁读书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