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假如记录下刚才的战斗,将李林多余的动作。周围待机的术式残块剔除出来,结合罗兰可能出手的时机与介入手段来看的话,就会发现惊人的事实。
就算罗兰加入,李林以双腿应敌依然游刃有余。
覆盖4~5层接触瞬间发动的“障壁”,足以抢在罗兰发动“崩坏”解除瞬发术式之前,以踢腿和足刀化解拳脚和刀剑。拉近距离时再用寸劲、膝撞进行反击。周围设置的“崩坏”发动对象涵盖三大系统的数十种组合,罗兰所有可能发动的魔法攻击全部囊括其中。
看到这里,结果已经非常明确了。在场所有人的行动都被李林预测了出来,应对动作的JNg度误差控制在千分之一秒以下,无论何种攻击方式都不可能突破那层铜墙铁壁般的防御。要抵御对方的攻击也十分吃力。
既然如此。为什么——
越是了解差距和现状,越是对这种不自然的行为感到可疑。依照经验法则,问题的关键往往隐藏在那些不自然的动作那里。
等等。
一个模糊的念头像闪电一样乍现。
为什么要把这里的人都杀掉呢?
为什么,要用这个姿态出来杀人呢?
“结局已定。我就好心一次。送诸位上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