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着财团提供的各类报告,罗兰小声嘀咕着。
查理曼愚蠢至极的占领政策是一切问题的根源。由此衍生出的种种短视行为不但激化了占领军和原住民的矛盾,更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循环。尽管眼下各种资源财富不断运回国内的画面似乎是查理曼获得了巨大利益,但负面影响迟早会反噬查理曼自身,这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y币的另一面则是大军远征的客观需求,光靠铁路运输已经难以满足前线的消耗速度,势必需要就近从占领区征集、输送各种前线所需要的各种物资。所以占领政策固然愚蠢又不合情理,但却是符合军事需求的,要想进行改革,就非得先停止这方面的需求不可。
换言之,也就是必须设法结束战争。
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局势的发展正朝向这方面发展。
至热月为止。提坦斯已推进至蓬特韦德拉——瓜达拉哈拉——卡斯特里一线,卡斯蒂利亚最富庶的北部已为查理曼所有,先头部队推进到位于乌尔萨莉亚以东约50公里处,埃纳雷斯河畔的瓜达拉哈拉镇。控制此地既可以建立各部队间的联系。同时也可包围乌尔萨莉亚。
为攻克此处。提坦斯一口气投入5个师。包括帕维利奇上校率领的“乌斯塔沙”师,米哈伊洛维奇上校的“切特尼克”师,罗阿塔少将指挥的“黑衫”师、“黑焰”师。外加担负侧翼掩护任务的一个国民卫队步兵师,30条包铁浮空突击舰负责提供空中支援。
以此等规模的军势攻略一个小镇似乎不存在任何悬念,但罗兰却不这么看。
手指轻挑纸张边缘,文件翻到了下一页,一个新名词映上紫瞳——国际纵队()。
所谓纵队,是指任何一种b“百人队”更大的军事组织,可以是营、团、旅级别,很少有师团级别的纵队,在防卫军里也有类似的“战斗群()”编制,对罗兰来说倒也不算陌生。令他b较在意的是那个“国际”的前缀。
A国者、反帝国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共和主义者、社会主义者、运动份子、无神论者、冒险家……人员成分可谓五花八门,复杂到了极点。国籍同样如此:阿尔b昂、艾琳、阿鲁巴、塞雷斯、王冠领、奥斯托利亚、摩拉维亚、波西米亚、特兰西瓦尼亚、伊密尔、拉普兰,甚至还有公国的“志愿军战士”!
“国际纵队”这个称号,还真是名副其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