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起“杀掉英雄”。让其他人意识到“英雄不存在”、“英雄没什么用”要容易的多,而且同样能实现“扑灭反击象征”的目的。
更何况——
“近距离霰弹——”
“反步兵空炸霰弹——”
“发S!!!”
命令完美地叠合在一起,霰弹发S器和迫击P0同时发出电闪雷鸣,火药燃烧的光照亮策骑飞奔过来的罗兰。
——陷阱。
逞英雄也好,凝聚人心的作秀也好,确实以人命为最优先的人道主义也好。既然目的是把突击P0诱离现场,那么只要把P0火引向民众,“英雄大人”也不得不赶过来营救。
当然。这种程度的陷阱谁都想得到,反应够快的话。说不定也能逃掉。毕竟人类在极限状态下,经常能做出一些平时难以想象的举动。
因此,备下第二重、第三重的陷阱绝不是过度谨慎或胆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