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席会议一开始,陆军就直言入侵奥斯托利亚是自己g的,说这是“S中求活”,还列出一堆图表数据告诉你,入侵奥斯托利亚是多么必要。
陆军做报告很用心,数据也罗列了一大堆,看上去很翔实。一般人看了那么大一堆数据,没那闲工夫一一核对的也只能去相信。然而这份报告却是典型的陆军马鹿思维产物,不知己不知彼,通篇就是自吹自擂、自说自话。
都是些什么数字呢?农产品、矿石、工业原料等重要战略物资的产量和运送能力。看起来似乎天衣无缝,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b如陆军说占领了奥斯托利亚,到年底不但可以满足本土的粮食需求,还能向海外殖民地和拉普兰输出。实际上这是把奥斯托利亚全部粮食库存、产出全部计算在内得出的数据,压根没有把奥斯托利亚人自身的粮食需求统计进去,也没有考虑过粮食输送过程中可能遭受的损失和破坏。
陆军对此的解释是:全面的综合把握是困难的,物资的动态推移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其预测变得极为困难。所以,用数字表达极为困难甚至不可能的国力实际判断来作为决定和战的唯一条件是极为危险的。
说白了,就是这些事说不清楚,所以g脆不准说,谁要说谁就是“缺乏必胜信心”、“王国JNg神不够”的非国民,就算你是王nV也一样。
和这种家伙根本无法好好交流。
原本密涅瓦还打算好好问询一下奥斯托利亚上层,特别是玛利亚.特雷莎等哈布斯堡家族成员的下落。根据海军提供的情报,nV大公和整个g0ng廷、政府档案、图书馆最后都不知所踪。如果他们落入亚尔夫海姆手里,将会多出很多麻烦。结果一看陆军摆明了不配合的架势,她也就没继续探究了。
最后联席会议唯一确定的事情是向公众发布信息,稳定民心。为了掩盖战事不利,军方又发明了一些新的词汇。最终国民听到的消息是:“……马奇诺防线守军遭到叛军之无耻偷袭,经过英勇奋战,我无敌之王军将敌军b入一角,予以重创。由于战役目的已达成,遂于今日胜利向其它战区转进。”
天知道会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密涅瓦没心情也不想去管这些琐事了。
急需了解和思考的,是亚尔夫海姆的策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