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兵型”名义上是一个单一机种的称呼,其实用“P0兵族群”来称呼可能b较贴切,因为所谓“P0兵型”根本就是一个大家族。
不同于用途单一的其他类型,P0兵型的任务涵盖面相当广,这与该类型的底盘高通用X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高SP0、速SP0、迫击P0、无后坐力P0、反战车P0、攻城P0、火箭P0、加农P0、榴弹P0、粒子P0……除列车P0外,防卫军几乎所有现役火P0都可以搬上“P0兵型”这个多足步行的通用底盘,这使得P0兵型事实上成为一个成员众多的家族。再加上JNg灵们的强迫症,常常出现搭载同口径火P0的P0兵型仅仅因为身管倍径、自动装填机构的改进、行走机构的细微调整、生产批次等细节问题又分出一堆子型号,闹到后来区分P0兵型的装备定型编号都成了一门学问,还有历史学家专门就此出书研讨……
P0兵型的基本架构特征为无装甲的六足机T,除了支撑机T的六足外,便是背部的火P0,尾部则是拖着一对长长的驻锄,犹如蝎子的尾巴。因为没有装甲防护,加上只有背部的P0兵武器稍重一些,因此完全可以拆解开来进行弹S空投——这是早在原始设计时就已充分考虑到了的。
是故,降落后不到十分钟,在支援保障型的努力下,全部7台P0兵型已经就位,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不。
或许用“屠杀”和“毁灭”来描述接下来的事情,更贴切,也更能说明问题。
使用52倍径155㎜加榴P0和40管122㎜火箭P0对毫无防护能力可言的民房进行直瞄平S——不管用任何一种标准,都无法将此称之为“战斗”。
火P0直瞄平S并不是什么新鲜战术,从火P0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存在了。古代攻城时就将笨重的P0筒平放S击,以此来轰击坚固的城墙,打开突破口。之后尽管技术不断进步,这种P0兵战术依然延续着顽强的生命力。从反战车到反堡垒,都能看见各类火P0平S的身影。而将大口径火P0抵近直瞄平S发挥到的巅峰的,则是二战时期的苏联红军。各种口径的粗管子将各种带有反转万字标志的建筑化为齑粉的黑白电影片段几乎就是红军大P0兵主义的最佳注解。
防卫军也经常使用这种战术,而且在强迫症和火力不足恐惧症的影响下,他们还将这种战术升级了。在旋转门作战中,不少查理曼军队仓促建立起来的防线就是在大口径火P0抵近齐S中灰飞烟灭的,其中有些堡垒因为投降的不够及时,遭到“突击虎”之类的怪物齐S,结果几发380㎜火箭弹下去,别说堡垒和碎尸块,连可以识别身份的物件都不复存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