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祈祷者的对话(七) (3 / 4)

作者:千年帝国海军上校 最后更新:2021/12/15 2:44:34
        无人机相对有人机的最大优势就是没有名为驾驶员的累赘。只要技术上上允许,速度和机动X可以无止境的提高。不必像有人机那样为了保障驾驶员的生命安全而设置X能上限,其反应速度更不是肉身的人类所能b拟的。

        “沙拉曼达”也是一样。

        搭乘在“沙拉曼达”上的并非驾驭烈马的骑士,而是名为“生Tc”的零件。

        6公尺多的机T以15马赫在地上奔跑时,其最小回转半径才3公尺,只要转一次弯,驾驶员就会尝到被丢进离心分离器做分离的感觉,全身的血Ye偏向一侧,内脏位移,骨骼碎裂,要是运气不好咬断舌头,血Ye还会像喷泉一样洒满整个驾驶舱,接着眼睛会飞出去,脑血管爆裂只要全速跑几个发夹弯,你就能得到一驾驶舱的绞肉了。

        基于这种异常的加速X能和机动力,就算采取“独角兽”那样全方位的抗g措施也无法保证搭乘者的生命安全。是故,帝国的技术员们采用了一套完全不一样的抗g措施。

        首先第一点,驾驶员并非是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搭乘机T的,而是经由术式C作进入半睡半醒的恍惚状态后再搬入驾驶舱。这样一来,驾驶员因为惊慌或别的什么原因导致误C作或错误应对的可能X就被降到了最低。换成是清醒状态下搭乘的话,搭乘员就只能直立于旋转轴心成立正姿势,全身以皮带紧缚防止手脚飞出,嘴巴里cH入呼1管防止供氧不足和因为说话咬断舌头。

        第二项措施是驾驶舱内全部充满类似羊水或油的黏XYeT“生命之水”,该YeT不仅有极佳的冲击1收力,当充满驾驶员的肺部时还可直接摄入氧气。

        第三项措施就是整个卵形驾驶舱被固定在类似陀螺仪的特殊结构支架上,无论机T本身如何运动,驾驶舱内大T都能保持水平状态,在高速机动时还能抵消掉一部分过载。

        在上述三重措施的保护下,驾驶员的生命安全基本可以得到保障。

        不过这些也只是细枝末节罢了。

        之所以称为“生Tc”,是因为判断战况、拟定战略战术、驾驭机T行动的,是事先内置在机T里的程式。驾驶员对机T来说,只是一个接收器和处理器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