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只是几句话,好不容易塑造出来的气氛就被压了回去,再加上提出的问题。
罗兰的感觉非常糟糕。
李林的问题之所以会让人感到难以接受,在于他毫不留情地揭开了人X的复杂和弱点,其问题的尖锐程度甚至会让人陷入绝望之中。
他并不否定人的行为皆源于善意,也不否定由善意衍生出来的行动具有合理X和必要X,他只是针对行为的结果以及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质疑,这是非常务实的做法,提出的问题也都非常现实。
问题恰恰出在过于现实这一点。
民众的水平,身为人的私心,大众舆论的不确定X,人群对情报和议题的倾向X——这些都是罗兰的提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身为提案者,他当然有义务对此一一进行说明,提出合理的见解让提案具备可C作X,进而获得所有人的认可。
李林关于这部分的提问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虽然尖锐,但那也是基于其自身立场,并无任何不妥。
可这些现实又没有不妥之处的问题和接下来的问题相结合,立即组成了一个极为诛心的诘问。
选主的民众在不同的时空和环境下,同样也会选择让出众的天才来掌握大权,有时候哪怕不是什么天才,只是能说会道,会开出足够诱人的空头支票的街头政客,同样也可能登上权力的制高点。
若按罗兰的思路开放一般人参与到国政大事的探讨,甚至能影响和左右国际政治的走向,包括帝国在内,所有国家的国民会得到什么样的讯号
——阶层和权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靠自己去争取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