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胆小怕死最怕上战场打仗的顶级勋贵将为什么突然这么积极这么英勇有胆量了?
说白了就是,他们清楚这回的百姓造反运动和上次海盗引发的不同,很容易对付。
这回的农民军完全是乌合之众,没有任何靠山,没有成熟的组织,没任何底蕴底气,连象样的武器都不具备以前民间暗藏拥有的都被海盗狂潮刮去当铁料了。
这次,完全是小民一时义愤冲动杀了官差,收不了场了,就索性干脆往大里闹,等杀官破城杀人抢劫尝到了甜头就抢红眼了,疯了,也更没了回头路,自动发展成彻底为了造反
这样的人数巨大、实力却不堪一击的民变,简直是最完美的剿之立功的靶子。
石肤抢先站出来就是提醒勋贵同类:你们争表现和轻松立大功的时候到了,赶紧的
骠骑、辅国、镇国,三个大将军老牌勋贵家主,即使很清楚剿灭起义简直是白送功劳一样的轻而易举可得,也依旧没动,都不肯吃打仗那个苦,更不肯上战场冒一点险。
都至少五十了,年纪不轻了,享福享得懒得动,级别待遇也混到顶了,没必要再卖力争功。立了大功,难道皇帝还能封老夫个王当当?当异姓王,那纯粹是急着死掉。死人才封异姓王。
以石肤为代表的勋贵集团积极请战,此举也是在暗中迎合皇帝赵佶的心意。
赵佶,打一开始就认可曹文诏的憨厚忠勇任劳任怨能干,但这不意味着他愿意由曹文诏当马军司主将,恰恰相反,他看到曹文诏在马军有巨大威望就怀起了深深忌惮,
尤其是这一回抗击辽国,曹文诏竟xs63欧阳珣当初大力裁减州府厢军,只以少量兵力辅以轮换抽调的民壮义兵为维护当地统治的武装力量,这是既减轻国家养兵根本养不起的负担,也是为避免地方兵太多自动形成拥兵自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