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孺直接指明含义,但却是按发音口头说出来,无人能谴责他肆意篡改原作说得不对。
至于听者理解成什么,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皇帝听了奏报,若就是把赵公廉满门当成颠覆大宋江山的威胁诛杀g净,并牵连甚广。那些和沧赵走得近的官员大批跟着遭到清洗倒霉。事由我起,哪又怎样?你咬我啊?
赵佶别看是大昏君一个,政治手腕却是了得,论对官员的控制力和皇帝的威严,只怕连开国的宋太祖也不能相提并论,历代宋帝,都有被臣当堂顶撞惨打脸,却无人敢忤逆赵佶。
赵佶确实是有知识才华,智商情商皆极高。可惜没用在治国上。
他一听儿歌,顿时就明白了。
这哪是儿歌?
此为批天命的谶。
史书上记载的这方面大事件可是不少。每一次出现都会兴风作浪引发大政治灾难,甚至改朝换代。
再稍一琢磨内容,赵佶的心一沉。脸sE都变了。
涉及的人物居然是他内心多多少少视为天命助他治国保江山安享富贵的年轻有为重臣,赵公廉!
这是赵佶万万没料到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