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全军八千多将士,不算奋勇战S在军营的那部分,能在这里逐步汇集起来的也有五千多人。而且几乎没人象常常听说的内地兵剿贼打仗那样,以数倍兵力对付那点贼寇却一触即溃而逃不要紧,还为了方便轻松竞争快逃一路丢下武器盔甲装备,不但剿匪不成,反成全壮大了贼寇。汇集在这的众将士都至少带着一样武器。
弓箭兵还拿着弓,背着作战的箭囊,腰上挎着防身腰刀,是装备最齐全的兵种。就是屯积在营各部的大量备用箭只,在匆匆忙忙的撤退没能组织人带走而全丢在了军营,只怕此时已经全部落入贼手。
毕应元羞愧地觉得忘了卷走箭枝是他这个为将者的失职。
说到底他也是缺乏打大仗经验的内地太平将军,在此战骤然遇到这种被动危险局面也慌乱了,思虑漏洞百出。
能有眼前的成果,这说明绝大多数将士还是忠勇敢战的,即使缺了主官统领和安抚也没做逃走的怕S胆小鬼,证明了一年整军和善待士兵的良好效果。
这种认识是毕应元、尤元明一厢情愿才如此美好想像。
事实是确有将士是忠勇敢战的,想奋勇杀贼不肯私自逃走。
但能有绝大多数将士在这里,却主要是畏于战时严酷军法的事后追究牵连家人,不敢轻易逃走,毕应元下令撤退又及时,加上左右营没有进出的营门,有高高的坚固栅栏阻挡着不方便逃走,这才能集T随召集的骑兵撤离到这里汇聚。
无论怎样,这些将士起码是遵守军规,关A家人,组织起来可用的。
不是那些有些本事却只会做恶和窝里横的军痞霸头,也不是那些既没本事又一肚坏水只能败坏军队的混混兵痞。这些留下的将士好好鼓舞奖励,再好好训练起来,下次再剿,定能担当大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