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零散在全非洲的全加起来总共也没有十万人的其它教派信徒也死不少,但却活了至少七成。死的主要是气候环境不适应或野兽干掉造成的。
而且,他们的教众还扩大了些....
如果说是因为语言不通的问题严重妨碍了儒僧们对土著的沟通教化,发挥不出应有的强大毒脑威力....那,其它教派沦落在非洲的也是外来的新人也不通复杂之极的非洲土著语呀,他们却为什么能够教化些土著们愿意放弃原本祖祖辈辈坚定迷信的各种奇奇怪怪神灵加入新信仰?
难道是,儒教大圣们和神佛们只保佑在亚的信徒,离了亚,神威就顾及不上了?而其它教派的主啊什么的神威却是能遍及整个世界,能够照样保佑,照样能让陷在非洲的信徒幸运?
这个问题似乎很深奥玄妙。
但,体现出来的是,无限慈悲高尚美好儒僧系,对外战斗力就是渣,既比不上人人为自己,GOD为大家的那一派,更比不上一手拿圣经一手拿宝剑讲信我的就是我兄弟,不信我的就是我的敌人的那教。儒佛只能对内发威,只能让“内”变得懦弱忍让善良天真保守可笑最好欺最好杀抢。
赵岳不惜代价的清理发配那些人是希望这些人能够扎根非洲用知识智慧顽固坚韧虔诚狡诈....改变非洲的野蛮愚昧懒惰放荡落后胡来。他希望,至少至少有这些人的参与,美丽的大非洲能少些对植被的肆意破坏,少些沙漠荒漠扩大,能多剩下绿意,能为后世留下更多的狂野、美丽、富饶、畅想与希望。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这令他越发厌恶扭曲的教系。海盗国清理得更狠......
向赵佶要叛乱的勋贵等,也是赵岳的意志。
赵岳想多弄些有一定武力自保战斗力的儒教徒去改变一下非洲那正陷入灭绝的儒教。叛乱的士大夫也要,是顺便。希望能说会演有知识有能力的士大夫能为非洲进步起到些作用。
赵佶自然是不知道这些内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