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胜说得迟疑含糊,用的是疑问句,却是在辛辣嘲讽吴用(晁盖):真茂这样的朝廷大将,连强横而且前景光明无比的海盗国他都不肯投靠,他岂会甘心屈身二龙山当没名堂的草寇?
若真把他逼上了二龙山,只怕二龙山不是得到一位义气可靠的兄弟大将,而是盛情亲手埋下了一颗随时会把二龙山毁灭的炸弹.....真茂这样的军官,指定是世俗功名利禄心重的,早习惯了而且只适合在能看到正经前途的正经军队中正经做事和发展,否则他没有干劲,不适应,也不会安心,不可能和反贼强盗一条心,强收了,至少会是个最积极的受招安的家伙,你们用得了吗.....
实际是,真茂哪是不肯背叛大宋投靠更有好日子过的海盗。
他是老婆孩子没了,查来打听去却不是妻小不幸全死在叛逃潮中,而是在动乱中由留守的家将保护着弃家逃走了,逃哪去了不知道,却肯定不是跑海盗那了,他得留在大宋找(等)家人。
吴用岂会听不出嘲讽味。
他仍然既不脸红也不尴尬,只是心情沉重地叹惜一声。
他在为二龙山的前途深深忧虑.....二龙山以后能吸纳的尽是些洪教头、徐槐、魏辅梁、阮其祥、万夫雄,蒋门神,三瘟,江州马雄.....或者矮脚虎王英这样的头领,哪可能真做成大事.....
他如今已经看明白了宋江暗藏的杀人放火受招安热心思。
这次大战,二龙山大败,显示了朝廷仍然是那么强大,吴用察觉宋江受招安的心思更热了。
若是二龙山以后能招的只是那么些东西为头领,也就只能走受招安的路才能保持人心不散势力不散。可,受招安是好路子吗?能走得通吗?走通了真能保障富贵前程?只怕命都保不住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