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马周说的也没错,唐代书籍交易活跃,书肆遍布全国。由于雕版印刷尚未普及,书籍仍以手抄为主,故其价格b较昂贵,一般每卷售价一千文以上。
南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对唐以前的书价总结了一个“贵”字,他说:“唐以前,凡书籍写本,未有模印之法,人以藏书为贵。”
可见那时候人们都把书籍视作一种非常保值的商品争相收藏,就好b现代的房地产一样,bh金都保值,这才会导致人们疯狂买房。
李泰忍不住cH话道:“朝廷不是鼓励民间抄书吗?马先生可以抄书送到官府换钱再去买其他书籍啊!”
李二当了皇帝后,为了鼓励民间广泛献书,曾经下旨:“三管所少书,有进纳者,全给千钱。”
意思是抄写一卷书,每一件的价格是一千文,可以说是第一次由官方规定的统一价格。因此书肆的书一般都略高于这个价格。
马周气道:“P,你抄书首先能借到书才行,那些有藏书的大户人家知道你借书是用来抄的,首先就要收你六七百文的租金!额,哦,敢问这位小兄弟如何称呼?”
马周喷了一会儿,这才想起自己还不知道这个小胖子是谁。
“刘师傅,你先去忙吧,我和马先生聊一会儿!”
李泽轩出声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