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百七十七章 仁孝!(国庆节快乐!) (1 / 4)

作者:皮侠客 最后更新:2020/6/5 12:09:59
        唐代官吏选拔的途径有三种,即门荫,杂sE入流和科举。

        所谓科举入仕大家都很熟悉,自从隋文帝开创科举之后,中国封建王朝的官员选拔制度正逐渐被科举所取代,但凡事总要有一个过程,在唐代的时候,科举还并不是朝廷选官的最主流手段,此时依靠门荫以及杂sE入流方式步入朝堂的官员,仍然占有相当大的b例。

        当然,唐朝对门荫入仕也有严格的规定:一是有封爵者可由子孙承袭;二是皇亲可按关系的亲疏叙阶授官;三是散官,职事官三品以上的曾孙,五品以上的子孙,二品勋官的儿子可以资荫入仕。

        王仁表这种情况就属于门荫入仕的第二种类型——以皇亲国戚叙阶授官,一上来就是一州的刺史,b那些寒门子弟不知道高了多少,主要因为他娘是同安公主!

        “岐州刺史?那恭喜仁表了!希望仁表能造福一州百姓,成就一番丰功伟业!”

        李泽轩怔了片刻,朝王仁表拱手道。

        虽然他并不知道岐州在哪儿,但不论在哪儿,一州的刺史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官了,搁在现代差不多相当于高官级别的了。

        在较长时期内,唐朝采用了“道、州、县”三层级行政划分制,但是“道”的实际权限相互间差异很大,变革繁多,而且其基础往往是节度使的实际权力膨胀,所以这一T系常被称为“虚三级”。

        贞观初,李二分天下为十道,王仁表即将要去的这个岐州,就属于京畿道,别称凤翔府,治所在雍县,下辖九个县,距离长安还算是b较近,而且地盘也b较大。

        最起码这个岐州b王仁表的老爹管理的隋州要更大、而且更靠近大唐的政治中心。看得出来,同安公主为了自家儿子的前程,在李二面前费了不少的心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