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靖河今年18岁,高中刚毕业。
此刻正坐在祈父旁边的长凳上,听祈父的指令,用柴刀把竹子分开,再削成薄薄的细条竹片,也就是竹篾,用来编竹筐竹蓝。
祁母李秀英在厨房做饭,听见祁靖山回来,探个头问了一声又继续忙碌。
祁小妹祁婧婧16岁,还有一年才高中毕业,正在房间做功课。
祁靖山打水洗了手,见水缸里的水只有一小半了,就拿起扁担和木桶要出去担水。
“刚回来,先休息一下,吃完饭再去担水也不迟。”祈父见了阻止道。
他对祁靖山这个儿子是有些愧疚的。
在饥荒年代,祁靖山才十来岁就能自己上山打野鸡下河摸鱼虾,是家里重要的劳动力之一。
十六岁的时候,见在家里条件很艰苦,就自己去找邻村的老红军舅舅李进步要了关系去当兵了。
这一去就是五年,五年期间把所有的津贴都寄了回来,写信也只说一切都好,要求家里建房子,送弟弟妹妹上学。
其实不用说也知道,祁靖山能那么快当上连长,一个人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付出的不可能少,津贴和奖励都是见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