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段时间,朝堂上面的大佬,已经从点点滴滴猜出这是一场基于太子与秦王的博弈。
至于那可怜的杨文干,估计只是一枚被抛弃的可怜棋子罢了,连上场机会都那么稀少。
事件明了起来,所有人再看李渊当时的处理方式,便都有了自己的一番计较。
从他们得到的消息来看,这摆明就是李世民计划发动的,但到了最后的结果,却是各打五十大板?
这突然的转变,是不是就意味着秦王的地位,已经变得跟太子一样?
未来大唐的主人,也不一定非落在李建成的头上?
敏锐的发现这一点后,那些大臣还不等理清其中的问题。
接下来,李世民的行动,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在以后的大唐朝堂上,李世民突然一改之前的沉默寡言,开始用自己中书令的职权,对许多大小朝政进行批奏,于一条条法令中,逐步加重自己在朝堂上的重量。
当然,那李建成也不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