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千三百一十五章内忧与外患 (2 / 8)

作者:我欲乘风归 最后更新:2021/8/19 21:18:01
        这是一次针对东城勋贵的全面清查,而东城勋贵此时才知道大祸临头。

        在大宋的商贾之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时辰不到,有阎罗老包!”即便是没有去阴曹地府也会遇到活阎罗包拯。

        原本包拯在开封府的时候便是铁面无私的存在,他的脊梁据说比铁还坚硬,到了三司之后更是容不下一粒沙子,只要查到有偷税漏税的情况,甭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勋贵之家,都要付出代价。

        大宋的国帑他看的比自己家的金库都要严,偷税漏税他更是极力上谏要求重判,甚至是连蔡记的买卖都不曾放过。

        在许多商贾严重,包拯是一个煮不烂,砸不坏的“铁豌豆”,除了奉公执法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事情。

        包拯作为三司使,在议事堂中参加过相公们的议事之后便匆匆离开。

        即便是其他相公们挽留也没用,范仲淹看着匆匆离开的包拯无奈的叹息一声对其他人道:“包公这便是去往东城监督官吏去了,诸位留他也留不住。”

        边上的晏殊有些不满的开口道:“东城豪门已经彻底输了,三司这般的核查难免让人觉得是官家授意,虽说民怨在前,但多少让人觉得官家薄情了些,这些勋贵可都是开国功勋之后,一旦查实罚铜都是少的,难免要罢官夺爵,如此一来咱们大宋的开国之后岂不是殆尽?太祖当年杯酒释兵权,为的就是给他们富足之生活,如今背道而驰!”

        晏殊的想法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既然已经把东城豪门打击的体无完肤,没有必要再过度严惩,这样一来官家脸上挂不住,连太祖的脸面也都挂不住。

        范仲淹摇了摇头:“官家此举并不为过,有些东西你们并未瞧见,诸位这是皇城司以及黑手送到的密报,其中还有官家组建的隐秘辖骑送来的奏报,若是诸位看了之后还觉得三司此举不妥,大可上疏官家,老夫会为各位转奏。”

        范仲淹说完便把怀中的文书放在桌子上,作为礼部尚书的欧阳修毫不犹豫的便拿起来宣读:“经查实,白云寺弥勒教之祸与大相国寺拖不得干系,大相国寺之佛门又常常受东城勋贵之托请,赠起金银无数;又青海路宣毅军之两部指挥叛宋,走私军械货物与吐蕃,亦与东城勋贵有关,此前种种边衅亦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