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千三百五十九章玛儿敢的“运气” (2 / 3)

作者:我欲乘风归 最后更新:2021/8/19 21:18:01
        也证明了这样的战略思想是多么的有远见,杨怀玉率领三十万大军排山倒海一般从青海路压向吐蕃,这能不使得角厮罗和整个吐蕃紧张吗?

        调虎离山,这是赵祯从一开始便安排好的计划,这一点充分的利用了人心中的恐惧和下意识的决定。

        当然为了让角厮罗真的“上套”赵祯可没少下功夫,三十万大军可不是一次小小的调动,规模庞大,耗费无数。

        相比之下,加起来只有不到八万人的永安军和神卫军的开销也不小,全部装备火器,这是一次巨大的成本投资,赵祯要获得丰厚的收益,这场收益的好处便是吐蕃收归大宋,同时减少大宋出征将士的伤亡。

        这两点无论哪一个都是赵祯无法拒绝,前者会让大宋省下不知多少的军费,而后者更是赵祯心中的羁绊,战争必然是会死人的,这一点谁都知道,但若是能减少伤亡,为何不去做?这也是赵祯谋划这么久的原因所在。

        吐蕃人已经掌握了huo药的技术,这一点毋庸置疑,只要有大量的huo药,宋军也必然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赵祯清楚角厮罗的性格,这样的人心狠手辣,睚眦必报!

        赵祯相信他绝对会把huo药用在这场战争中,同时也会做出“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疯狂举动。

        大宋的四周已经没有强敌,包括眼下的吐蕃也是如此,吐蕃没有“屏障”,也对大宋产生不了威胁,这才是一切的前提。

        这是赵祯一直保持的观点,他从没有把吐蕃当作一个威胁,一个被大宋按在地上“摩擦”的吐蕃能成为打算的对手吗?

        征服吐蕃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但狮子搏兔尚尽全力,这一次灭不掉吐蕃,以后的大宋将会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对付它。

        赵祯虽然不是开国之君,但却是大宋一位难得的能够开疆拓土的君王,而且是大宋的第四代君王,大宋现在正处于上升期。

        每个王朝都会有一个或是几个上升期,即便是再短暂的王朝都会有,在这个期间帝王的作用很重要,若是能开疆扩土,那么在很大几率上会实现一个庞大而统一的帝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