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 (4 / 5)

作者:我欲乘风归 最后更新:2021/8/19 21:18:01
        而这个计划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自己率兵驰援的速度和距离,为了万全起见,狄青在越过大金川之后并未固定的驻扎在某处,而是不断的向前缓缓推进。

        一来可以训练将士适应高原上的气候,而来便是缩短和玛儿敢城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在增加从雅州前来的补给路线。

        大金川和折曲河之间的土地原本属于康巴人,但随着康巴人的消失,这里成为了一片无人的区域,没有多少可供补给的城池或是关隘。

        吐蕃人的探马轻易也不敢涉足这里,毕竟在荒芜的高原上很可能便是有去无回,只有携带粮草和辎重的大军才能无惧这里的荒芜,向前不断的推进。

        大宋对军队的口粮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改变,减少体积,增加携带数量,但对马匹需要的草料却是难以“压缩”的。

        唯一的好处便是能通过高原上的草场进行补充,这在最大程度上缓解了大军的压力。

        有狄青这位“大宋战神”一般的人物坐镇军中,上四军的将士并不担心,虽然少了神卫军,但上四军依旧是上四军。

        他们都是各军中的精锐抽调组建,之前也经常到边关之地换防,以磨炼斗志和战力,相比之下他们装备精良,补给充足,在战场上可发挥扭转乾坤个的作用。

        只不过上四军的将士们不明白,为何不让他们作为西征吐蕃的主力,而是让永安军作为南路的主力。

        虽然神卫军也在其侧,但毕竟整个上四军都是战力最强的存在,若是龙上四军攻伐吐蕃,兴许已经拿下逻些城了…………

        狄青对于军中的言论也是知晓的,但他却并未解释,军人便要服从调遣,哪有商讨的余地?

        此次前来调集上四军共计六万三千人,相比之下只不过是三十六万上四军的六分之一罢了,但就是这六万人已经足够掩护玛儿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