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至少在赵祯看来并非如此,大宋西征吐蕃之后,吐蕃王朝就此终结,取而代之的在这片土地上的将会出现一个全新的吐蕃,或是被大宋重新定义的民族。
这才是赵祯想要最的事情,信仰这个东西在这里不会少,无论是佛教还是苯教都会延续这里的信仰传播。
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个民族安稳下去,管理这片土地的大宋官员也要精挑细选,机要有能力管理,又要让他们融入或是认同大宋的身份。
不干涉宗教自由的情况下,还要在这里把儒家发扬光大,这些都是对官员的考验,当然赵祯会给这里派遣汉家官员的同时,也会从当地选拔出优秀人才参与大宋的科举,让他们成为吐蕃的官员,因为他们比汉家更了解吐蕃。
而xs63随着仁钦桑波这位殿后的吐蕃大相离开,逻些城的交接便算是彻底结束了,大宋获得了对逻些城的控制权,同时吐蕃人也结束了数百年在这里的统治。
虽然城中还有一些吐蕃人,但这些人要么是不愿追随角厮罗离开的,要么便是没有办法跟随角厮罗离开的,老弱病残占据了绝大多数。
而在宋军入城之后,赵祯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按照之前投放到逻些城的安民告示做事,首先把粮食送到这些留守的吐蕃人家中。
没错就是送过去而非让他们自己去领,这样做的意义很大,大宋的官吏带人亲自发放,在发放的同时便把人数统计了下来,如此便会给这些人建立户籍。
角厮罗走的时候很彻底,把逻些城中乃至吐蕃的重要文卷全部烧毁,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大宋接手吐蕃的难度。
但赵祯却并不生气,毕竟这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无可厚非,若是换做自己可能会更加彻底,甚至在逻些城的各个官衙中买下火药弹以增加敌军伤亡。
战争是没有道德或是不道德的,也没有胜利者或是失败者,有的只是利益最大化的人,有的只是赚的盆满钵满的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