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39章 宋的内禅 (2 / 3)

作者:我欲乘风归 最后更新:2021/8/19 21:18:01
        但王安石并没有退缩,相反而是先朝着韩琦一礼后才道:“依韩相公之见,如何才能让官家传位太子一事在大宋不引起混乱?即便是不依我之计,难道就平安无事?”

        韩琦被王安石问的无话可说,确实如他所说,无论如何官家传位太子都会引起大宋的朝局乃至民意的动荡,这几乎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而眼下,唯有王安石的意见具有可行性,并且能够把影响降到最低,在场的人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谁不知道王安石的办法虽然过激,但效果应该是最好的。

        此时终于没有人再度反对,事实上赵祯提前传位太子的想法非常具有诱惑性,却是如同官家所说,帝王提前传位太子,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的保证太子的顺利继位,也能起到在权力过渡时稳定朝局的效果。

        事实上赵祯提前传位太子的作法相当的开明,几乎是亘古未有的事情,皇帝正值壮年却要传位太子,并且辅助太子登基即位治国理政,这在某种呈上算是尧舜之举。

        而作为朝臣,他们应该做的便是“致君尧舜”,此举开大宋以及华夏之先河,开历史之先河,朝臣们作为辅佐的臣子自然是要名垂史书的。

        所有人都知道,官家已经把太子扶上了帝王位,眼下大宋的内政几乎都是太子在做,差的只是一个名头而已。

        何况即便是官家传位太子,官家定下的规矩也不会改变,而整个大宋除了有些惋惜官家的提前退位,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既然官家要传位太子,那就趁早的好,王安石的办法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短暂的沉默后,众人也都支持了王安石的设想,所有人都知道,眼下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因为他们发现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将来,官家传位太子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情,而且所有人在内心深处都是希望如此的。

        这对大宋来说乃是一件盛事,紫宸殿的诸位相公都是了解上古历史的,自从官家把那份《竹书纪年》收录到了崇文院后,便有不少的臣子悄然去往借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