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二十三章东京城的改变 (1 / 4)

作者:我欲乘风归 最后更新:2021/8/19 21:18:01
        在大宋皇帝的旨意几乎是通行无阻,凡是大宋之子民都因遵守,何况调整官至这中针对官员的旨意。

        寇准本打算反对,可奈何官家的计划太周密了些,还用了薛颜这位名声在外清官的名头。

        况且官家还曾经做过开封府府尹,提出的方案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如果实行起来说不定还真能达到吏治的高峰。

        很快赵祯的旨意便在官员中传达,开封府知府事马元方在接到圣旨后立刻开始进行改革,他和官家相处的时间不少,了解官家的脾气。

        手中的圣旨他仔细的看了好久,对其中的方案大为赞同。

        开封府相b其他的州府来说更为庞大,管辖范围内的事物更多,光治下便有十六个县之多,如果利用官家的方法,便能把缉盗,诉讼等事情分出去,这无疑大大加强开封府的办事效率,而且还把自己从诸多琐碎的事情中解放出来。

        开封府外的告示墙上贴出的文书和新衙门的建立都使得东京城的百姓围观,自从官家登基即位开始东京城多出许多的新鲜事来。

        南门大街原先的石板路被一种叫水泥的东西铺上,走在上面甚至b走在条石路上还平坦,路上在也没有了泥泞和灰尘。

        关键是听将作监的人说这水泥铺路b石板路省钱好多

        不少的官员上谏官家要求把整个东京城的道路全部换成水泥路,官家大笔一挥的同意,整个东京城就开始大建设,将作监的大匠亲自指导蔡记的学徒铺路,整个东京城的道路改造就被蔡记承包了下来。

        大宋的第一家朝廷拨款,商家承建的工程就此诞生

        以南门大街为中心,不断的向四周扩散和蔓延,新的道路铺设还拆除了不少违建,使得街道更为宽广,马车和行人划分了道路,南门大街作为示范更是引进了先进的交通指挥,在繁荣的街道进行推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