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五十二章水军首战 (2 / 3)

作者:我欲乘风归 最后更新:2021/8/19 21:18:01
        “范卿家所言有理,大朝会散后你和卢道隆二人商议,拟定章程后以奏疏呈上!”

        “臣遵旨!”

        大朝会在才尖利的嗓音结束,赵祯走在御道上暗自思考。

        公路的建设必然会引出公共交通,但赵祯没想到范仲淹的脑子居然转的这么快,一下就把大章车和公路联系到了一起,确实城的百姓每日出行都是要去车行叫车的,往来与城市之间也都是两两的人的拼车,这不是什么新鲜事,而范仲淹这是在把公共交通规范化,要不要放权给他,成立一个大宋交通部门?

        交通运输对如今的大宋来说是相当重要的经济命脉,四通八达的漕运已经不能满足大宋的需要,公路运输势在必行,如果钢铁煤炭以及格物的大力发展,赵祯觉得在大宋推广简单的蒸汽火车也是可行的。

        蒸汽火车的原理并不复杂,它的发动其实就是个燃煤蒸汽锅炉,通过煤的燃烧使水变成高压高温蒸汽,把蒸汽喷在发动汽缸里推动活塞,活塞通过带动其他械使车轮前进即可。

        按照大宋如今的工业水平,赵祯觉得蒸汽火车的出现只是时间的问题,何况还可以用最笨的方法先替代,马拉火车……

        看似荒唐的马拉火车是相对与时代而言的,晚清年间已经出现了火车头,这时候再用马拉火车显然是个笑话,可在大宋却不一样,这个时代还没有那么先进的蒸汽火车头,用马拉也是情理之。

        大宋的国力蒸蒸日上,等蔡伯俙从倭国回来之后,商路的通行一定能给国内生产过剩的工厂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如今大宋的丝绸,成衣,棉衣,瓷器,包括日用品都深受番邦的喜Ai,即便是一双孩子的虎头鞋也能换取当地的特产。

        大宋没有闭关锁国的政策,所有的港口都设立了收税的关卡,朝廷非但不阻止商人出海,反而鼓励,交税能得到朝廷更多的帮助,甚至可以雇佣水军护航!

        这样的大力支持下,不光走私的现象日益变少,连造船技术都在突飞猛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