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见道门 (2 / 3)

作者:我欲乘风归 最后更新:2021/8/19 21:18:01
        内侍的也没闲着,拎着拂尘,红镫,金炉,金香盒,金盆,金水盂,金大瓶,小瓶,马杌,金交椅,金足踏,仿佛自己离开这些金器就不能生活一样。

        赵祯感叹帝王的奢侈,这大概也是为何有宋一朝臣们会反对皇帝出巡的原因吧?实在是太奢侈了,金银器具看的赵祯都眼花缭乱,更别提围观的百姓了,可痰盂马桶之类的也都展现给百姓看是什么意思?

        赵祯在卫真县的主路上缓缓前进,回头才发现身后队伍的冗长,原来自己不光有这座马车,还有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仪象有五,均施锦鞯负宝瓶各一,瓶铜质贴金,并木雕贴金,仰覆莲座,雕花番草;玉辂一乘,大辂一乘,大马辇一乘,小马辇一乘,香步辇一乘,凉步辇一乘,大礼轿一乘。

        连朝的士大夫和商贾都不屑为止,赵祯身为帝王当然不能乘坐,更让赵祯担心的是,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跟随的吏部官员解释这些都是皇帝出巡必备的交通工具,可赵祯一样都不打算用,步撵说的难听点就是没有四壁的轿子,由人抬着,赵祯厌恶这种以人为畜的行为。

        步撵这种东西早早便有了,可除了唐太宗曾经坐过一次就放弃使用后,就再也没人这么做了,至少是在大宋之前没人这么做,毕竟连无道的君王都未尝敢以人代畜。

        到了遵守礼法的大宋就更没人使用了,赵祯的仪仗也不过是仪仗罢了,但绝不能缺少,这就是礼法。

        庞大的队伍在太清g0ng前停了下来,仪仗队伍迅速的各就其位,一时间香火鼎盛的太清g0ng变成威严庄重的殿堂,卫真县的百姓看到了皇帝对老子的尊重。

        赵祯对宗教并不感冒,但他对老子这样的先贤却十分敬重,也可以说历代君王对他都十分敬重。

        玄宗李隆基时,太清g0ng规模达到鼎盛,占地八顷十二亩,周围四十里,g0ng内建筑排列有序,琼楼玉宇,金碧辉煌。太清g0ng称前g0ng,称后g0ng。前g0ng祀老子,后g0ng祀李母。两g0ng隔一河,河上有桥。河名“金水”,桥称“会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