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两面 (2 / 3)

作者:我欲乘风归 最后更新:2021/8/19 21:18:01
        “朕不想知道是谁付的钱,公事钱本就是衙门自用,人家用不掉了,长官请下属吃饭又如何,总不能让人家退回司吧?”

        “陛下圣明!”

        “嘎?”

        包拯的不卑不亢的样子让赵祯一时间错愕?待看到蔡伯希在一旁热泪盈眶这才恍然大悟,包拯这货是在为蔡伯希减轻压力啊!

        “你倒是挺会护着下属,为了蔡伯希这小子你倒是愿意得罪人。”

        包拯摇头道:“陛下谬赞了,国之公帑岂能随意奢费?司主管天下财计,每年消耗万巨,单单是这公事钱便浪费颇多,陛下让臣主管节流,臣不敢不尽心,翰林院官员完全可以自掏腰包吃喝。”

        见包拯不承认,赵祯也不说什么,毕竟这种话也不可明说,点头道:“此话有理,但这种事情便不要追究了,公事钱本就有招待下属只用,你也不要克扣了,太多的参奏对你自己也不好。”

        包拯躬身道:“臣遵旨!”

        见包拯应下,赵祯也算是放心了,这包拯是个难得的管家,虽然在财计一道上并没有多少开源之策,但节流和剔除司的蛀虫却是一把好,账册清楚,复查仔细,甚至还派人到各个衙门查验,否则绝不入册上奏,为此揪出了不少的贪腐,让朝廷节省了大量的钱财。

        是一个国家走下坡路的重要原因,如今的大宋可不能重蹈覆辙,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一旦朝廷,百姓必有怨言,对朝廷的信任也会每况日下,民意四起。

        所以赵祯才会让包拯主持司,当年丁谓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蔡伯俙,另一个便是包拯,两人各有长处,但却也各有短处,赵祯把两人都放入司,这才取长补短,使大宋国库充盈。

        这段时间大宋的国库之丰盈,实属罕见,别说是超越了太宗,真宗,即便是b之盛唐也多出数倍!有钱了自然好办事,甚至都不知晓该把钱花在哪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