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张口 (1 / 2)

作者:我欲乘风归 最后更新:2021/8/19 21:18:01
        西夏使者哪能是大宋臣的对,所有前来参与朝会的朝臣也不傻,现在明显是一致对外的时候,既然相公们都不反对,他们自然达成一种空前的团结,。

        当然其有许多人还是突然知官家要纳西夏太后为妃的事,但很快他们便觉得理所因当,官家自亲政以来,打破了许多陈规旧俗,所以在朝臣们眼纳妃之事也算不得什么,最主要的一点是,没藏黑云带来大宋的嫁妆实在太丰厚了。

        能和谈的事情自然要和谈,若是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整个西夏,这件事史无前例的事情,也将是本朝所有朝臣的功劳。

        上首官家平淡的眼神和态度摆在那里,若是官家真的希望通过武力夺取西夏早早便会开口反对,此时的沉默便说明了一切。

        大朝会散去后,作为西夏使者的周常有些呆滞的走出乾宇殿,今天朝见大宋天子实在太过“刺激”得到的结果也让人意想不到,无数的信息向他扑来,西夏归宋,党项百姓必须内附内迁!大宋将会派遣官员在西夏开府建衙,而西夏太后要入大宋天家以保证党项以及大宋的利益!

        最让周常震惊的是,刚刚在朝堂上所有的朝臣没有一位站出来说此事于礼不合的,这还是最重礼法的汉家王朝吗?

        当然是,大宋的朝臣只不过把关于礼法的讨论放在后面进行,以奏疏的方式向赵祯上奏,或是行两府相公,千年以来汉家王朝的政治智慧造就了今日的局面,朝臣们即便是有所疑议也会放在朝内讨论而不会在外臣面前大加反对。

        事实上在散朝之后,两府相公的案头便堆满了朝臣的书,赵祯的案头也好不到哪去,凡是有权上奏的朝臣都上了奏疏,不过还好,没权上奏的都把书发到了两府的案头,这些奏疏都是询问赵祯迎娶西夏太后于礼不合该怎么办的,赵祯一概留不发。

        让这些朝臣去问两府的相公去吧!他们一定会b自己解释的还好好到位,一国之君怎么能回答这种问题呢?!

        很快朝堂之的消息就传到了民间,从古至今天子脚下的百姓就b任何地方都八卦,朝臣们散去或是去衙门公办,或是去酒楼茶肆用餐,大宋的朝臣就是这样轻松,赵祯也不打算去管,毕竟是一个时代的习惯,只要能把差遣该办办完就行,反正有勘磨等着他们……

        于是这些在酒楼茶肆的朝臣们便开始谈论今日在朝堂人最是喜欢高谈阔论,一时间整个酒楼便知晓,茶肆也流传着这段神奇的“佳话”。

        就连说书的先生都在打听完整的内容,以便可以绘声绘sE的讲出来,这一天的茶水钱就能顶得上这个月赚得多嘞!

        郝一口是甜水巷有名的说书人,这全赖他打听消息及时,总能在同行刚刚收到消息的时候便已经准备好说辞,这一次又是他最快。

        “诸位看官稍待,我朝天子yu收复河西故地,命狄帅率军西征,这事诸位都知晓,也没什么好说的,我大宋兵甲所致,什么天险关隘不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