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举 (2 / 3)

作者:我欲乘风归 最后更新:2021/8/19 21:18:01
        包拯也知道这是个问题,他想反对,又不知该如何说,只能默默不语,既不点头也不摇头,算是默认了眼前的问题。

        不过赵祯打算稍稍改动军事结构的设想得到了包拯的坚决支持,枢密院和兵部合二为一,成为大宋参谋军事以及后勤保障的衙门最合适。

        这次赵祯宣召包拯前来不是为了找他要钱,而是给他送钱去的,对商税要再次调整,以及对商贾要有更多的限制迫在眉睫,而包拯也是心知肚明。

        他是除了蔡伯俙之外接触商贾最多的官员,也是最为支持对商贾权利和税收加以限制的官员,不过别看他古板如此,却有着极为犀利的眼光。

        “陛下,商税可增,但不可过甚,不可使苛捐杂税之旧案重现,商人若是无利可图,自然不会趋利而往,市面也不会繁荣。”

        赵祯点了点头,笑眯眯的望着包拯道:“然也!这也是朕寻你而不是其他人来负责此事的原因,在朕看来,你包希仁松弛有度,知根知底,在征税和出具条上b谁都出Se,所以朕才寻你而来!”

        包拯反倒是被赵祯夸的不好意思,脸上微红连道不敢:“官家谬赞,谬赞了…………”

        才觉得官家这是在捧包拯的同时也是在用包拯,反正今天下午是离不开集英殿了,才悄悄走出殿门,顺带把殿门关上,只留下赵祯和包拯两位君臣在殿S下谋划。

        这就是封建时代的好处,说的好听叫留身奏事,说的不好听可不就是权柄集于一身,朕即天下!

        开始的时候赵祯还打算保守一点,在现有税收的基础上增加两成,可待包拯的一番言论之后,赵祯觉得不增加成的税都是对不起这些商贾!

        于是经过一些列的磋商,赵祯觉得从原本百分之五的商税增加至百分之十颇为合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