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谁? (1 / 3)

作者:我欲乘风归 最后更新:2021/8/19 21:18:01
        对于大宋商贾来说,听从朝廷的统一指挥已经成为了习惯,朝廷并不用直接对所有商贾下达政令,毕竟这是不可能的,朝臣也不会接受,但是却可以通过控制大宋的高级商贾引领整个大宋的经济运行方向。

        当然在这其,大宋的国有资本也占有了较大的b重,这便是国家资本垄断主义的好处,赵祯只需要通过控制这些掌握在大宋的资本,便可使得民间的豪商巨贾相随。

        但这些豪商巨贾和大宋的资本一起摒弃西域故道,转而向南从云南路出境,经过鹏珈罗借到天竺之后,大宋的所有商贾便开始跟风相随。

        朝廷也打出了相当诱人的口号,天竺遍地是H金,因为在天竺富人都是以H金进行J易的,同时,大宋的川陕四路以及北方的商贾开始大幅南下,南方的经济也得到了带动。

        新修建的公路永远是最好走的,J通的便利也带来了更多的商贾和经济发展,大宋的原本北富南贫的经济现象得到了缓解,同时也让南方迎头赶上。

        逐渐,百姓们发现,原来南方人才是最会做生意的,南方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有了天竺这条向西的通途之后,所有的商贾都在蜂拥而至。

        这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C流,好多商贾发现,自己的货物还没出天竺就已经销售一空,从没有和原有如此大规模贸易活动的天竺,在见识了大宋JiNg品之后无不抢购。

        这在财富本就两极分化的天竺来说实在是太过司空见惯,于是天竺便成为了大宋的另一个财富之地,当然也有一部分商人携带大量货物,在天竺买了一些之后,有了钱,便开始继续向西。

        这些商人是聪明的,他们不光把大宋的货物卖往欧罗巴,也把欧罗巴的货物低价收购再卖回大宋,充满异域风情的东西虽然不如大宋商品值钱,可却在大宋依然抢。

        出去一趟便能赚两次,甚至次的钱回来,这对于商贾来说算是百分之百的收获,在利用的驱使下,J乎所有的商贾都放弃了西域的丝绸之路,改为从天竺向西,这条路也被成为H金之路,形容这里遍地H金。

        这一举动彻底改变了大宋的经济格局,使得南方原本相对落后奇的南方经济迅速崛起的同时,也让西域失去了大宋最后一块蛋糕,相当大的一块蛋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