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达到百分之百所付出的努力一定b达到百分之九十的数倍还要多,可百分之九十相对于百分之百也差不了多少。
存有一点缺陷和不妥也会有一定的好处,就像绷紧的弹簧,随时有可能受不了压力而崩溃。
赵祯所需要的大宋朝堂只要高效就行,能帮助自己管理国家,能帮助百姓获得更好的生活,能有效的分割相权,那还有什么问题呢?
台谏系统正是出现在大宋的官僚T系之,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大事情,但对官员来说却犹如悬在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让他们随时小心。
官员之有不少人意外收获了相当不错的官职,那些本就是虚衔的东西到他们居然能成为实权的差遣,这是谁也没想到的事情。
寄禄官被取消,所有的差遣官都以职衔出任,同样的他们定品寓禄的也是用现在的官职。
当然荣誉称号也是要保留的,赵祯给大宋的臣留下了依旧有散官价的存在,只不过这东西不再是作为俸禄高低的印证,而纯粹是一个好听的名头而已。
其实这也是赵祯的无奈之举,在宋太祖、太宗统一五代十国的过程,留用了大批各国旧官员,使他们保持官位,领取俸禄,但不使掌握实权,现在他们的子孙出来,赵祯若是不继续给他们名号,必然会被人说是薄情寡恩。
但取消俸禄……说实话人家都不稀罕朝廷的钱财,为何?这些人家早已转型从商了!
对于宗室、外戚、勋旧,也仅授予高官,这些人是什么人?都是老赵家的自己人,该给的东西还是不能少,至于有出息的不要那就是另一回事,当然总有J个没出息的不是?于是赵祯就给他们优加俸禄,而不给实职,与五代旧臣之后一般。
散官价成为官员的名头,同样也是称呼,以散官价相称能避免很多麻烦,赵祯觉得这是一种相当不错的事情,但有一个问题,名字难记了一点。
而馆,昭馆、史馆、集贤院,和秘阁的官职,如大学士、学士、待制等,是授予较高级臣的清高衔头,并非实有所掌,但却有在御书房通行的权利,可以随时面君。
看似不起眼的权利却有着极大的好处,J乎让朝臣们嫉妒的眼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