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大宋派遣使者前往祝贺,这就是承认萧挞里和大契丹的地位,在礼法上进行了承认,契丹也将成为大宋眼的正统王朝。
虽然所有人都希望现在的契丹乱成一锅粥,但赵祯清楚,没有十足的把握,萧挞里不会贸然行事,更不会登基称帝。
望着欧Y修古井无波的眼神,赵祯缓缓开口道:“派遣使者,传递国书,大宋承认萧挞里为契丹国之主,承认其帝位!”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武百官之有不少人觉得官家这是兵行险招,这么快就承认萧挞里的帝位实在太过C率。
但六部尚书和省相公却明白,赵祯这是在维持大宋与契丹之间的稳定关系。
能g0ng变成功并且登临帝位便说萧挞里早已有备无患,她这么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时候去否定她的正统根本毫无意义,对契丹的打击不会有多大。
更为重要的一点,辽朝的遗老遗少胆敢有反对萧挞里的人怕是早已被铲除,剩下的要么是苟且偷生,要么已经转向萧挞里而拥戴之。
有着绞尽脑汁去离间契丹稳定的功夫不如把JiNg力用在大宋对黑汗的战争上。
随着赵祯旨意的下达,大宋的朝堂便把契丹的事情翻过去,连大宋的百姓都知道,辽朝早已是她萧挞里说的算,登基称帝与换国号有什么区别?
赵祯b所有人更清楚,辽朝还是辽朝,契丹人还是契丹人,萧挞里不过是得到了帝王的称谓,使得民心更加团结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